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北京報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15北京國際茶業展 2015北京馬連道國際茶文化展 中國臨滄‧天下茶尊茶業推介會本週五開幕


放大圖片

名貴的茶種,精緻的茶具,五湖四海的茶商......6月19日至6月22日,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雲南省臨滄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2015北京國際茶業展、2015北京馬連道國際茶文化展、中國臨滄‧天下茶尊茶業推介會」將在北京展覽館和馬連道中國茶葉第一街隆重舉行。據悉,本次「兩展一會」將以2.4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和300餘家參展企業的超大規模以及論壇、體驗、培訓、競賽等多主題活動的輪番上演,一場盛大的茶業盛會即將拉開大幕。 ■香港文匯報記者 博雅、通訊員 曹蕾 北京報道

據瞭解,今年的「兩展一會」為期4天,分為宣傳發佈、展覽展示、交易洽談推介、茶文化傳承體驗及促銷四大板塊。其中位於北京展覽館的「2015北京國際茶業展」主會場的一層全部為特裝展位,且絕大多數參展企業均為企業總部自行策劃組織參展,而非某一區域代理商或加盟商參展;展位設計風格各異,盡顯各大茶企自己的企業及茶業文化的精髓氣質,將是一場茶與美學融為一體的視覺盛宴。

在參展的300餘家企業中,全國一線品牌企業占92%以上,囊括中茶股份、浙茶集團、大益集團、湖茶集團、竹葉青、張一元、吳裕泰等國內知名品牌企業。

活動期間,全國幾大主要產茶省地級市政府將組織相關企業以及茶葉商會等攜手舉辦形式各異的品牌與形象展示推介活動。通過「2015北京國際茶業展」的合作平台,將進一步加深產區政府與銷區政府的緊密溝通聯繫,積極搭建雙方經貿合作橋樑,充分實現雙方點對點對接。同時,主辦方將積極協調各種社會資源,利用各種媒體渠道、協會自身行業資源、政府資源以及展覽屆資源,共同邀請國內外的專業買家參加本次展會,同時與大型名茶企業聯動,全力為專業買家提供相應的政策和服務的便利,以立體式的宣傳策略著重吸引採購商、經銷商的注意力,全面提升展會影響力和參展效果。

以茶為媒 促國際間文化交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茶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消費國,在中國茶產業與茶文化的共同推動下,中國與國際間的茶文化交流與經貿互動也日益頻繁。「2015北京國際茶業展」特設國際展區,匯聚了來自印度、新西蘭、斯里蘭卡、韓國、越南、肯尼亞、土耳其、泰國、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等十餘個國家的茶葉企業參展。

本次「兩展一會」主辦方重點強化中國茶文化在青少年間的傳播,包括擴大並延伸了「香港未來之星」大學生體驗中國茶文化和傳統文化活動,以增強香港青年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並首次由西城少年宮組織全區中小學生參加「萬名小茶人逛北京大茶展」和茶席設計大賽活動,借此平台增進全國青少年對茶文化、茶知識的普及與交流。為增強中國茶文化在國際間的交流,提升國外青年對中國茶文化的認知度,今年將繼續做好外國留學生體驗中國茶文化活動。此外,本次「兩展一會」還特別策劃了「百名使節親歷中國茶文化」活動,邀請各國駐華使館的外交使節和使節夫人等百餘人共同走進馬連道深入體驗中國茶的獨特魅力。

雲南臨滄進京推介「天下茶尊」

今年「兩展一會」主辦方之一的雲南省臨滄市,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地區之一,也是普洱茶原產地和滇紅茶、蒸?茶誕生地,具備成為世界一流茶葉中心的產業基礎和生態人文條件。通過這次茶業展的平台,臨滄這個中國最大的茶市、最大的紅茶和普洱茶生產基地將以打造「天下茶尊」為目標,拓展國際化視野和全球化思路,謀求在全世界茶葉行業內紮穩腳步,實現持續健康穩步發展。

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的臨滄,是世界茶樹起源的中心和核心地帶,擁有當今世界上最粗壯、最古老的世界第一古茶樹--鳳慶縣香竹箐3,200年栽培型古茶樹王,境內保存有大量野生型、栽培型及過渡型古茶樹、古茶園,這些都是茶樹原產地獨一無二的活化石。臨滄地處北迴歸線,總體屬南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8.5℃,有最適宜茶樹生長的自然環境,是世界上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方。臨滄擁有巨大的稀缺珍貴、豐富的古茶樹資源,全市現已發現的野生古茶樹群落有80多萬畝,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園有11萬畝。

臨滄茶葉品質卓越被譽為「茶之味精」。 1938年,「滇紅工夫茶」在臨滄成功創製,從1958年起滇紅成為國務院的專用外事禮茶,獲得了茶界的至高榮譽;1986年「滇紅」特級工夫茶被作為外事禮茶由贈送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將「滇紅」置於透明器皿內作為觀賞之物,視為珍品;2011年又贈送斯里蘭卡總理薩納亞克‧賈亞拉特納;2013年英國皇室公主卡特裡娜來到臨滄,在鳳慶滇紅集團廠區種下了代表著中英兩國友誼的古茶樹,並為「中英友好茶園」-皇室特供授牌。此外,臨滄境內普遍種植猛庫大葉茶,內含物質豐富,是加工生產雲南普洱茶的最優原料,以冰島茶、昔歸茶為代表的山頭古樹茶已成為業界頂級茶葉產品,成為最有價值的飲品和收藏品。

臨滄市茶產業基礎雄厚,據臨滄市副市長趙貴祥介紹,臨滄茶葉產量佔全國的5%,是雲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產茶大市,其中紅茶產量佔全國的20%,是全國最大的紅茶生產基地;普洱茶原料佔全國的50%,是中國最大的普洱茶原料基地;鳳慶滇紅工業園區是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個以茶葉命名的產業園區;滇紅集團、猛庫戎氏分別是全國最大的紅茶和普洱生茶生產企業;「鳳牌」、「猛庫」、「瀾滄江」、「龍潤」等茶葉品牌是全國馳名商標;天頤茶源茶莊、茶文化琅珠不冉莊園是全國最頂級的茶葉綜合莊園。近年來,臨滄市依托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入了一大批企業入臨發展,茶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目前,臨滄市已擁有獲國家生產許可認證茶葉加工企業175戶,有CTC紅碎茶生產線30條,有茶葉初制所1,571個。

本次「兩展一會」,臨滄市將組織34戶茶葉企業參展,臨滄展區總面積822平方米,展位分佈在北京展覽館2號館、3號館、11號館和13號館。屆時,臨滄市茶葉企業將展示紅茶、普洱茶、綠茶等幾大茶類上百個花色品種的茶葉。活動期間,臨滄市將重點舉辦「中國臨滄‧天下茶尊茶業推介暨世界茶王科考發佈會」、「生態茶鄉‧冰島有約」雙江茶產業專場推介會、「鳳慶滇紅茶推介會」、「昔歸茶專場推介會」、「中國臨滄‧天下茶尊」茶業推介暨雲南雙江猛庫戎氏專場推介會等5個專場推介活動。

「馬連道」品牌 助力中國茶產業發展

作為「中國茶葉第一街」,「馬連道」品牌在中國茶產業中的地位和優勢日益突出。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馬連道地區已集聚了全國六大茶類、上萬種名優茶,街區年銷售額超過42億元,約佔全國茶葉年交易額的十分之一,是全國著名的三大茶葉集散地之一。

「為進一步推進馬連道功能區強勁的發展態勢,西城區本著『政府搭台、企業主導』的理念,將深入挖掘「兩展一會」文商旅綜合展示平台的內在價值,通過與社會各界加強合作,使馬連道最終成為中國茶業交易中心和中國茶文化交流中心。」西城區副區長郝風林表示。

活動期間,馬連道茶城品牌的企業將利用馬連道公共推介平台,聯合向馬連道街的3,000茶商發出誠信經營倡議書,倡導遵章守法經營、自覺接受監督以及誠信公平競爭、真誠熱情服務,以過硬的產品質量提升馬連道品牌形象。同時,西城食藥監局將與福建寧德、泉州、南屏市以及貴州遵義市等地食藥監局簽署《茶葉類食品安全聯動協作備忘錄》,通過對茶葉市場強有力的監管,完善准入制度和市場誠信體系,做到監管到位有力,促進馬連道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馬連道中國茶葉第一街」官方微信公眾號將首次在展會上投入使用,專門欄目和內容的設置,使宣傳茶文化、介紹馬連道、促進茶經濟的電子化宣傳得以實現。屆時,利用手機微信「掃一掃」、「搖一搖」功能,將實現與消費者的積極互動,讓「互聯網+」的理念真正滲透到展會的每個環節,不斷擴大馬連道國際茶文化展會的影響力。西城區相關部門還專門推出了馬連道線路和旅遊攻略,發佈馬連道地區本地旅遊定制產品和北京尋茶之旅系列茶旅遊線路,為茶葉愛好者提供近距離接觸茶文化的新途徑。

本次「兩展一會」將加大買賣雙方供需互動,廣大消費者可參與馬連道多項便利實惠的茶文化、茶交易活動,主辦方將每天安排免費班車往返於馬連道茶葉街和北京展覽館,方便公眾參與活動;馬連道商業街各門店將聯合舉辦「消費者萬人品茶活動」,並在店內開展形式各異的茶品牌展售活動;同時,臨滄市、六安市、黃山市、貴州市、焦誠市等政府將以政府名義或選派品牌企業,利用馬連道茶城公共推介平台舉辦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專場推介活動;張一元、老捨茶館等品牌知名茶企業也將組織個性化的茶事活動,通過馬連道茶葉產供銷樞紐向國內外茶業界發佈信息、傳遞價值。

資料顯示,為了弘揚中華茶文化、支持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繁榮首都茶經濟,北京市西城區政府已連續舉辦了十四屆「北京馬連道國際茶文化展」。自2012年起,在原來「北京馬連道國際茶文化展」的基礎上,西城區政府聯合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分別與雲南省普洱市政府、安徽省六安市政府、河南省信陽市政府成功舉辦了三次「兩展一節」茶事活動,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據統計,2014年北京國際茶業展期間,共有參展商300餘家、專業採購商27,018人參與活動,參觀觀眾82,008人,現場成交量8,157余萬元,含意向成交的總成交額突破6.2億元。而三屆活動期間,馬連道茶葉街累計客流量突破30萬人次,實現銷售額超過10億元,極大地鞏固了馬連道「中國茶葉第一街」的品牌優勢。

雲南臨滄進京推介「天下茶尊」

今年「兩展一會」主辦方之一的雲南省臨滄市,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地區之一,也是普洱茶原?地和滇紅茶、蒸酶茶誕生地,具備成?世界一流茶葉中心的?業基礎和生態人文條件。通過這次茶業展的平臺,臨滄這個中國最大的茶市、最大的紅茶和普洱茶生?基地將以打造「天下茶尊」?目標,拓展國際化視野和全球化思路,謀求在全世界茶葉行業內紮穩腳步,實現持續健康穩步發展。

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的臨滄,是世界茶樹起源的中心和核心地帶,擁有當今世界上最粗壯、最古老的世界第一古茶樹--鳳慶縣香竹箐3,200年栽培型古茶樹王,境內保存有大量野生型、栽培型及過渡型古茶樹、古茶園,這些都是茶樹原?地獨一無二的活化石。臨滄地處北回歸線,總體屬南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8.5℃,有最適宜茶樹生長的自然環境,是世界上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方。臨滄擁有巨大的稀缺珍貴、豐富的古茶樹資源,全市現已發現的野生古茶樹群落有80多萬畝,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園有11萬畝。

臨滄茶葉品質卓越被譽?「茶之味精」。 1938年,「滇紅工夫茶」在臨滄成功創制,從1958年起滇紅成?國務院的專用外事禮茶,獲得了茶界的至高榮譽;1986年「滇紅」特級工夫茶被作?外事禮茶由贈送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將「滇紅」置於透明器皿內作?觀賞之物,視?珍品;2011年又贈送斯里蘭卡總理薩納亞克·賈亞拉特納;2013年英國皇室公主卡特裏娜來到臨滄,在鳳慶滇紅集團廠區種下了代表著中英兩國友誼的古茶樹,並?「中英友好茶園」-皇室特供授牌。此外,臨滄境內普遍種植猛庫大葉茶,內含物質豐富,是加工生?雲南普洱茶的最優原料,以冰島茶、昔歸茶?代表的山頭古樹茶已成?業界頂級茶葉?品,成?最有價值的飲品和收藏品。

臨滄市茶?業基礎雄厚,據臨滄市副市長趙貴祥介紹,臨滄茶葉?量占全國的5%,是雲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茶大市,其中紅茶?量占全國的20%,是全國最大的紅茶生?基地;普洱茶原料占全國的50%,是中國最大的普洱茶原料基地;鳳慶滇紅工業園區是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個以茶葉命名的?業園區;滇紅集團、猛庫戎氏分別是全國最大的紅茶和普洱生茶生?企業;「鳳牌」、「猛庫」、「瀾滄江」、「龍潤」等茶葉品牌是全國馳名商標;天頤茶源茶莊、茶文化琅珠不冉莊園是全國最頂級的茶葉綜合莊園。近年來,臨滄市依託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入了一大批企業入臨發展,茶葉?業發展勢頭強勁。目前,臨滄市已擁有獲國家生?許可認證茶葉加工企業175戶,有CTC紅碎茶生產線30條,有茶葉初制所1,571個。

本次「兩展一會」,臨滄市將組織34戶茶葉企業參展,臨滄展區總面積822平方米,展位分佈在北京展覽館2號館、3號館、11號館和13號館。屆時,臨滄市茶葉企業將展示紅茶、普洱茶、綠茶等幾大茶類上百個花色品種的茶葉。活動期間,臨滄市將重點舉辦「中國臨滄·天下茶尊茶業推介暨世界茶王科考發佈會」、「生態茶鄉·冰島有約」雙江茶?業專場推介會、「鳳慶滇紅茶推介會」、「昔歸茶專場推介會」、「中國臨滄·天下茶尊」茶業推介暨雲南雙江猛庫戎氏專場推介會等5個專場推介活動。

相關新聞
2015北京國際茶業展 2015北京馬連道國際茶文化展 中國臨滄‧天下茶尊茶業推介會本週五開幕 (2015-06-17) (圖)
雲智慧科技:中國原創理論、「互聯網+」和「工業4.0」的重要基石 (2015-06-08) (圖)
引領萬眾創新 助推大眾創業 (2015-05-15) (圖)
北京市懷柔區:後APEC時代的世界級城市旅遊目的地 (2015-05-13) (圖)
雁棲湖打造5A級景區 國際會都 新增環島游項目 觀賞APEC會址 (2015-05-13) (圖)
慕田峪長城建起24平方公里長城旅遊風景區 (2015-05-13) (圖)
懷柔鄉村游 休閒山水間 (2015-05-13) (圖)
第三屆北京農業嘉年華閉幕 51天迎客118.8萬人次 農業變得很「任性」 (2015-05-05) (圖)
京冀「牽手」實現雙贏 豐台大紅門轉型升級提速 (2015-05-04) (圖)
在平凡中閃耀光芒 (2015-04-30) (圖)
在平凡中成就夢想 (2015-04-29) (圖)
北京50對新人辦漢風婚禮 (2015-04-28) (圖)
農業嘉年華迎客破百萬 (2015-04-21) (圖)
北京懷柔全力打造國家級影視產業示範區 (2015-04-17) (圖)
本報辦「匯眼看中國(北京)沙龍」 問計中國經濟 (2015-04-06) (圖)
3W攜手京東 推進創業孵化「一十百千」戰略 (2015-04-03) (圖)
京津冀新奇果蔬同台亮相 (2015-03-27) (圖)
北京昌平:三城一區一基地建設提速 (2015-03-26) (圖)
北京昌平: 高精尖經濟結構形成 (2015-03-25) (圖)
北京農業嘉年華首周遊園人次達23萬 (2015-03-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北京報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