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反對派區選結果已埋下分裂因子


龔信之 資深評論員

區選結果公佈之後,反對派喜形於色,紛紛視之為一場勝利,甚至連區議會議席下跌的民主黨,主席劉慧卿也對結果表示「滿意」云云。然而,反對派有何「勝利」可言呢?論得票增長,遠低於建制派;18個區議會全在建制派主導之下;多名反對派明星級議員被建制派年輕小將「挑下馬」;建制派在區議會的優勢並未有動搖。反對派所謂的「勝利」,不過是一班「喬裝打扮」的「傘兵」,依靠「突襲」取得幾個議席而已,真的動得了大局?相反,這次區選已經埋下了反對派明年立法會選舉的分裂因子:一是區選結果刺激了「傘兵」胃口,他們不會再聽反對派的指令,勢將壓縮反對派的空間;二是由於何俊仁、馮檢基落馬,反對派在明年出選「超級區議會」缺乏大將壓陣,必將引發大批第二梯隊爭奪;三是反對派大佬落馬,而他們又不甘退場,必將激發黨內的矛盾,爆發嚴重內訌。區選結果帶給反對派將會是一個混亂的局面,真的不知道他們高興什麼!

區選推高反對派「內鬥」高潮

這次區選結果固然有令人出乎意料之處,但整體仍算平穩,建制派與反對派的勢力並未打破,真正的變化其實出於反對派內部:「傘兵」分走了反對派相當一部分的票源。在一些「焦點戰區」,青年「首投族」大力支持「傘兵」,但對於何俊仁、馮檢基的「告急」求救卻毫不理會,這說明反對派的政治生態正在改變,而民主黨多名第二梯隊紛紛落馬,明星議員的落敗數量遠多於民建聯。然而,反對派卻要自欺欺人,老是強調鍾樹根、葛珮帆的落敗,以為這就代表反對派取得勝利。不論怎樣計算,都是反對派失利更多,而所失的議席更加具有戰略意義,為什麼反對派竟然不作反省,還將失敗當作勝利?

其實,這次區選結果已經埋下了反對派分裂、內鬥的因子。首先,「傘兵」的胃口和野心已經被大大刺激,他們以為自己是「明日之星」,有廣泛支持,所以絕不會甘心只保着幾個區議會議席。「青年新政」日前已表示會參選明年的新界東補選,並且要與公民黨「協調」云云。所謂「協調」不過是要公民黨讓路,但公民黨豈會甘心就範?同時,「傘兵」必定會在下年立法會選舉多路出擊,五區隨時都會派人出選,尤其是激進派的票倉新界東,這樣人民力量的陳志全就該着急了,梁國雄、范國威同樣要謀劃自身出路。而「傘兵」參與「超選」也不是沒可能,只要他們找到「水喉」,有人有財,又怎會理會反對派的協調機制?屆時,不知有多少反對派現任議員會成為「傘兵」的犧牲品了,這將加劇雙方的對立和矛盾。

「超級區議員」引「群雄混戰」

反對派三名「超級區議員」中,有兩人已失去議席,即是說反對派本來保險的出選部署被全部打亂。固然,民主黨很可能照出兩隊,而民協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不過是領軍者要換人而已。例如民主黨副主席羅健熙擺明車馬想參選,但他只是區區一個區議員,競逐資歷未必受到黨內認可。其他民主黨年輕一代也會有想法,都想趁這個難得機會「上位」,又怎會禮讓?至於民協有可能改派副主席譚國僑出戰「超級區議員」,只要民協能夠向民主黨等借幾個議席就可以提名,但問題是譚國僑自己能力、聲望都不足,沒有壓場的能力,而民協新生代秘書長楊振宇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民協又如何擺平?至於其他反對派,如「新民主同盟」的范國威、公民黨等都未嘗沒有染指「超級區議員」的野心,由於上屆的平衡在今屆區選被打破,反對派的部署也必定會發生變化。

還要看到的是,這次區選結果將影響反對派各政黨的內部爭位。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勝出,劉慧卿既喜議席增長,但同時又怕林卓廷要「逼宮」取代其黨主席的寶座。民協馮檢基落敗,隨即表示不會退出議會,換言之其肯定會循九龍西出選,但這次重返區議會的譚國僑若真的冒險出選「超級區議員」,恐怕他不會「讓路」予馮檢基。馮檢基早前揚言不會再選九龍西,如果出爾反爾如何對黨員交代,又如何紓解第二梯隊的不滿?這都是馮檢基需要面對的考題。當然他絕不會甘於放棄議席,民協之後肯定會好戲連場。而公民黨陳家洛最終沒有創造奇蹟,在海怡大敗而回。梁家傑「愛將」譚文豪同樣在麗港城大敗,證明其實力只屬「有限公司」。陳家洛在短期內就會要求公民黨領導層讓他「空降」九龍東,以譚文豪「敗軍之將」將很難阻止,但始終意難平,公民黨九龍東樁腳是否全力為陳家洛輔選,令人質疑。

所以,反對派對這次區選根本沒有值得高興的理由,贏家只是「傘兵」,不是民主黨、民協,而區選結果更會激化反對派的內鬥,彼此為爭奪出選權爾虞我詐。如果這也算是勝利,實在令人無語。

相關新聞
來論:主流民意注重經濟民生 拒絕對抗呼喚溫和路線 (2015-11-27)
廿四味:「傘兵」自爆內幕露出真面目 (2015-11-27)
反對派區選結果已埋下分裂因子 (2015-11-27)
不容「港獨」妖孽陳雲興風作浪 (2015-11-27)
世界看中國亟需新思維 (2015-11-27)
「傘兵」是棋子 挑戰莫輕視 (2015-11-27)
香港真的遇上「八達通式危機」嗎? (2015-11-27)
來論:建制派戰果不俗 未來挑戰不容低估 (2015-11-26)
廿四味:「傘兵」冒起反對派矛盾更熾熱 (2015-11-26)
建制派獲充分肯定 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 (2015-11-26)
「傘兵」隱瞞身份前途有限 (2015-11-26)
亞洲人口之戰:患寡不患多 (2015-11-26)
「傘兵」瞞天過海須提防 (2015-11-26)
建制派區選78萬支持者是立會選舉基本盤 (2015-11-26)
務實建設力量是主流 激進破壞力量失人心 (2015-11-25)
地區工作「再出發」 (2015-11-25)
民建聯區選再創佳績 (2015-11-25)
「一帶一路」戰略和港澳台與內地的法律合作 (2015-11-25)
落實免費幼兒教育 減輕家長壓力 (2015-11-25)
來論:香港年輕一代應放開懷抱認識國家 (2015-11-2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