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筆者認為美聯儲有條件加息而未加,或多或少是投鼠忌器。左為美聯儲主席耶倫。 彭博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踏入5月,金融市場的氣氛,似乎有點後勁不繼。究其因,不難明,主要就是央行取態的分歧。可不是嗎?4月底有一眾央行的議息會議,沒有太大懸念,沒有新動作,沒新聞就是好新聞,對嗎?那得視乎大家把預期這個焦點放在哪裡。
事實上,從預期這回事來看,投資者對於央行大員的想法,固然時刻關注,但總的來說,離不開一個概率分佈,而不會真的因為新聞這天說這位委員說什麼,改天又說另一位行長說什麼,便完全改變。畢竟,除非這些人說的真有什麼新意,又或者這個人打倒昨日的我,而且事前完全沒有估計,否則,每次會議前後,大概有某個數量的正反意見,皆往往是投資者早有預期的事了。
當然,一般人從新聞上看到的,就是什麼人說了什麼一番話,然後硬要把眼前的資產價格表現,與之拉上一個因果關係,那可真的是懶惰之過。怎麼可能以為在新聞看來是新的事件,對投資者來說便真的是新?從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看,可能是新,但從投資者預期的角度,可能早有一定想法,只要不超越這個範圍,一切還真靠譜的,那就沒什麼好驚奇,自然對資產價格沒什麼大影響了。
美延遲加息 免前功盡廢
說起資產價格,近期焦點來自美日央行取態和期望管理的分歧。美聯儲有條件加息而未加,或多或少是投鼠忌器,不希望本身的行動,令前功盡廢,而過程中,也或多或少受到年初日本央行的負利率行動影響。美國盡一切可能為投資大眾作期望管理,盡量不打草驚蛇。相比之下,日本往往太早或太誇張地預告,結果做不到,投資者失望而回。這種結果與期望之間的落差,經常令人對於日本央行有可能公佈重大消息前的匯市特別敏感。
是的,當前最重要的資產互動,是美債/日圓/金價三者走勢。傳統觀點看,兩者皆強,是避險主導。相反,則是有一定風險胃納。我看未必。在歐洲和日本的負利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之時,美國加息步伐不會太快,可拖則拖,4月不加是意料中事,6月大概也加不成,一來沒有充分的期望管理時間;二來近日數據有點疲弱,沒了勁;三來,若年內只加個一兩次,何必急急而為?如果是,風險資產也不無一試之理。
當然,多年來皆是量寬催谷的資產價格,早已不便宜,論值博率,難吸引,但反過來,若相似環境持續下去,你可以不買資產嗎?可能暫時不買,但一有大波動後,仍是有誘因。這就是央行要做的事,大家的錢趕出來後,買資產、穩信心,至於是否流進實體經濟,這個可沒保證。這種理解,不是傳統教科書的想法了。■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