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一帶一路」戰略是未來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大行動,國家期待香港能夠為這個戰略的實施發揮重要作用,而這也是香港未來得以繼續發展的機遇。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工商界應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快研究和落實的步伐,以實際成果來奠定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開拓者的地位。
只爭朝夕加快研究和落實步伐
國家期待香港能夠為這個戰略的實施發揮重要作用,而這也是香港未來得以繼續發展的機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視察香港時表示:「希望香港以更寬廣的視野和胸懷,充分把握『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將自身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放大和提升香港的優勢。」行政長官梁振英在香港各界歡迎張德江的晚宴上致辭表示:「『一帶一路』是國家的重大倡議,是自從內地三十多年前改革開放之後,為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另一次龐大的、多元的、長遠的和持續的機遇。」
香港掌握好「一帶一路」的機遇,可為香港未來 50年甚至更長時期注入巨大發展動力。如果港人不主動地抓住這個機遇,就勢必自我邊緣化。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香港最重要的是做好「超級聯繫人」,發揮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開拓者和先行者的作用。
特首梁振英和特區政府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視作香港發展的重大機遇,為此做了大量工作。政府除了將成立由他主持的「一帶一路」督導委員會,負責制定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的策略和政策,並設立「一帶一路」辦公室,負責推動研究工作,統籌協調相關政府部門及貿發局、旅發局等機構,以及與中央部委、各省市政府、香港的業界、專業團體和民間團體聯絡。
香港民間的研討活動也如火如荼,香港的學術界、各種智庫、企業界以至社團機構與特區政府部門一起,共同興起了一股研究「一帶一路」與香港機遇的熱潮,提出了大量極具參考價值的政策建議。港人對「一帶一路」與香港機遇已有初步認識,不過,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四多四少」的現象:談整體戰略者多,談具體戰術者少;談宏觀者多,談微觀者少;談全域者多,談局部者少;讚美者多而給予完善建議者少。這些情況凸顯出政府有關部門和工商界應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快研究和落實的步伐,以實際成果來奠定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開拓者和先行者的地位。
盡快打造綜合服務平台
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最根本的問題是,實現中外產業和項目的對接,並要為這種對接建立有效平台和機制。香港應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盡快打造綜合服務平台。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工商界首先應切實弄清「一帶一路」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重點城市希望引資發展的產業、經濟領域和項目等資訊,幫助香港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會計、設計、諮詢以及其他專業配套服務,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律和仲裁服務。支持香港企業發揮研發、管理、創意、行銷、物流等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產能等實體經濟領域合作。
國家大力鼓勵及推進內地企業「走出去」,並將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營造有利於內地企業的投資環境,香港應加快研究和落實為內地企業提供基建項目貸款、過橋貸款、發債融資、顧問諮詢、項目管理和專業服務等,使「走出去」企業的業務發展更加順暢。
鞏固境外人民幣融資市場的優勢地位,以產業合作和貿易往來提升人民幣作為區域貿易結算貨幣地位。香港要盡快推動、參與或發起建立針對「一帶一路」政策目標的多邊金融機構、投資基金、行業組織或爭議處理機制,與內地相關主管部門共同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邊參與、產權及投資保護機制。充分發揮香港金融市場的多元化優勢,從全球資本市場,把各種機會、各個領域、各個客戶撮合起來,為「一帶一路」提供貸款、債券、股權等不同類型資金,滿足不同客戶的多元化資金需求。
進一步深化與內地合作
香港要進一步深化與內地合作,共同開闢「一帶一路」市場,在專業服務和國際化人才方面深化與沿海省區市的合作,創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水準。同時與內陸省區市併船出海,構建高中低搭配的多層次合作格局,共同開發沿線市場。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工商界應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快研究和落實的步伐,以實際成果來奠定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開拓者和先行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