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網人網事:最好的奧運

2016-08-15

狸美美

本屆巴西奧運會造出的第一個流行語是「里約有毒」,打劫的、插廣告的、弄錯國旗的、打壓錯判的、跨國撕逼的、首日無金的、蹊蹺丟冠的......連綿不斷的意外是中國人在之前那麼多屆奧運會上都沒見過的。所以,很多人在震驚之餘紛紛大罵巴西、大罵西方、大罵「這屆奧運是最爛的」。但是,小狸卻覺得這恐怕也是最好的一屆奧運會。

首日無金,媒體正焦慮怎麼引導輿論,卻驚異地發現這屆觀眾跟本不care金牌不金牌:運動員微博下,是一水兒的誇讚和鼓勵;有媒體起標題「痛失金牌」,被罵得狗血淋頭,讀者紛紛教育他們說:「怎麼不寫『喜獲銀牌』?」;「拒絕金牌綁架」成了微信、微博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中國的觀眾,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可愛和成熟過。

奧運第二天,「洪荒少女」傅園慧全國刷屏,她以體育界「泥石流」的姿態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享受奧運」,微博一日圈粉二百萬。在她的畫風引領以及觀眾的絕對肯定和寵愛下,大家緊接着又看到了「扔泳帽」的孫楊、「耿直Boy」寧澤濤、「被吼醒」的張繼科,甚至是「團寵」福原愛。這一屆的奧運健兒史無前例的「另類」,但也史無前例的立體、史無前例的真實。

霍頓攻擊孫楊,中國人大舉翻牆出征進攻小霍的facebook和Instagram,一群人站出來挺愛國,一群人站出來抨擊愛國者們行為邏輯不對,雙方筆仗激烈,一個長篇打過來,一個長篇又打回去,不斷地挖事實、講道理、擺邏輯。小狸在此不是要說誰對誰錯,而是要說這種思考、質疑、爭鳴實在是讓人欣喜,儘管烏合之眾仍是大多數,但也真的有愈來愈多的人開始學會獨立思考,開始慢慢接近真相。

里約有毒,狀況百出,但正是這些毒讓中國人逼出了以往體內的那些「金牌至上」、「體制奧運」、「焦慮壓力」乃至民粹主義的毒,換回來的,是一群敢哭敢笑、敢說自己「實力就是這樣」、「我很滿足了」的運動員,以及一群從容、寬容、自信乃至自省的觀眾。而這一切的變化,最終落實為了兩個字:快樂。中國體育,從沒像現在這麼接近過奧運的本質。里約有毒,其實是以毒攻毒。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媒體和個別領導層,相較於先進的民眾,他們顯然落後了,所以才有女子舉重五十三公斤級戰術失誤丟金後的教練組低級甩鍋,才有了媒體信口雌黃的顛倒乾坤,才有了電視台非要給寧澤濤失利找一個借口的鬧劇。不得不說,覺悟要趕緊趕上來,否則以本屆奧運的民智,怕是早晚要以「洪荒之力」啪啪打臉。

這是最爛的奧運,也是最好的奧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