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助視障殘疾 失明傷殘IT人奪獎

2016-10-09
■葉炳釗研發智能手機軟件,讓視障人士透過手機鏡頭,辨識面前的事物。 岑志剛  攝■葉炳釗研發智能手機軟件,讓視障人士透過手機鏡頭,辨識面前的事物。 岑志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科技日新月異,除了方便人生活,原來也可協助殘障人士走出陰霾。香港紅十字會昨日舉行「香港人道年獎2016」頒獎禮,得獎者之一的葉炳釗和吳耀輝,便分別透過研發幫助視障人士的智能手機軟件及網上工作配對平台,為殘障人士帶來新生。

本身從事IT(資訊科技)行業的葉炳釗,在1997年前因事故導致視網膜脫落而失明,在漆黑一片的世界中,日常生活、外出都要憑感覺和記憶,對外界的恐懼,成為他再次融入社會的最大障礙。他其後到盲人輔導會參加復康課程,逐漸恢復工作,又探訪內地盲人學校,並在2008年成立慈善基金會。

設基金推「大燈泡助盲計劃」

直到2010年,葉炳釗購入一部智能電話,靈機一觸之下,想到可以透過科技讓視障人士接觸到這個世界。他指出,很多視障人士對自己失去信心,逐漸不再出門接觸外界,「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恐懼」,而香港亦缺乏對視障人士的支援,例如仍使用點字,電子購物、繳費平台等方便視障人士生活的科技發展也不如外國完善,遂令他萌生研發軟件協助視障人士的念頭。

葉炳釗和基金會於2013年開展「大燈泡助盲計劃」,研發智能手機軟件,讓視障人士透過手機鏡頭,辨識面前的人、事和物,並播出即時語音提示,今年更與安徽省安慶市合作,在當地培訓500名視障兒童使用智能電話,協助他們提升自理能力,學習獨立生活等,更在港推動智能手機回收行動,以供內地有需要的視障人士及學校使用。

葉炳釗憶述,曾遇有少女在16歲時失明,被家人禁止出門,5年至6年後嫁人,但最終離婚收場,要到按摩院工作,日常生活都要依靠別人幫助,但在接受基金會訓練後,可以自行外出活動,性格變得開朗,他希望透過義工服務,讓視障人士了解只要努力嘗試,凡事皆可做到。

另一得獎人吳耀輝,也同樣是一名IT人。他在小時候一次抽取骨髓檢查中受傷導致肢體傷殘,外國留學回港後投身IT業,縱持有雙學位,搵工時卻處處碰壁,更發現部分僱主對殘障人士存在誤解。他憶述,身邊師友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仍鼎力支持,令他自覺有責任協助他人,於是在2010年義務為慈善機構研發「無障礙搜尋」網站,為殘障人士提供便利生活資訊,例如洗手間位置、輪椅上落設施等,其後更在2012年設立「You will succeed」組織,提供網上求職平台,為有需要人士和僱主進行配對,並舉辦工作坊提供技能培訓,提升殘障人士的競爭力。

冀夥非牟利機構提供更全面職訊

吳耀輝坦言,「殘障人士找工作時,最困難是踏出第一步」,此時他人的認同和幫助十分重要。他曾協助過一名肢體殘障人士,他將自己關在家中,閉門不出無業十年,平台成功為他找到一份社交媒體工作,並鼓勵他重新踏入社會,結果獲得僱主垂青。他認為,港府在殘障人士求職方面推廣不足,「僱主容易對他們的能力有誤解,覺得他們輸人一截」,他指平台在4年來已累積逾300個成功個案,希望下一步可聯合其他非牟利機構,為殘障人士提供更全面的求職資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