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今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記者走訪發現,重陽節逐漸淪為擺設。在這個唯一的敬老節日,子女不僅陪伴長輩登高難以實現,甚至最簡單的陪伴亦成為奢望。陪伴成奢侈,晚來多孤獨,上網、參加「健康講座」、茶樓喝茶、照顧孫輩,成為老年人生活的日常。
居住在廣州天河的歐伯近日頗為失落,本來兒子答應國慶節能夠在家多留幾天,沒想到又臨時接到跑船任務,急匆匆趕赴廣西上船了。
「有錢難買人陪伴」
「今年國慶後是重陽節,我想着一家人再去外面登山祈福,兒子一走,又泡湯了。」歐伯告訴記者,上一次和老伴、兒子一起在重陽節登白雲山,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歐伯當年從單位退休,而兒子剛剛參加工作,一家人登上白雲山後,過了一夜。他至今還在回味當年一家人半夜從白雲山走回家的愜意。
和歐伯相比,同在廣州的周奶奶更加孤獨。9日,她照例一早來到家附近的茶樓,一碗八寶粥、一碟牛肉腸,周奶奶吃了一上午。
記者了解到,周奶奶老伴去世多年,唯一的女兒遠嫁上海。熟悉的街坊說,周奶奶以前還舞劍打太極,但已經停了五六年,每天的生活軌跡就是獨居的房子和茶樓。「今天是重陽節,女兒也不方便特意回來陪她。老人每月有4,000多元(人民幣,下同)退休金,但有錢也買不來人陪伴。」茶樓的服務員告訴記者。
事實上,與歐伯、周奶奶一樣的空巢老人群體有增加趨勢。中國人民大學調查與數據中心的調查顯示,中國空巢老人的比例達到47.5%,有1/4的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獨感。
與社會脫節易受騙
由於常年缺乏溝通,加上接收資訊渠道有限,老年人與社會脫節現象普遍存在。廣東警方大數據分析顯示,老年人已成為電信詐騙等各類詐騙犯罪的最大受害群體。
重陽節前夕,廣州的李姨接到陌生電話,稱其個人信息在網上被洩露,需按照操作填寫個人信息,並提供銀行卡資料。最終,李姨120萬元退休金被詐騙分子騙光。「如果她平日和兒女保持較多溝通,這種很簡單的詐騙手法很容易避免。」警方稱。
此種現象已引起廣東警方的注意。據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負責人介紹,老年人往往通過所謂的健康投資宣講、保健講座,就輕易投入資金,導致被騙。「表面上看是老人防騙知識不夠,更深層次原因是兒女的陪伴、溝通過少。我們呼籲,年輕人應多陪老人家,平日應多關心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