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聞「三山五嶽」一語,究竟「三山」是哪三山?其中一說指是東海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三仙山」最早見於戰國《列子.湯問》,乃道教傳說中的神仙居所、人間仙境,古籍記載蓬萊、瀛洲、方丈三山上盡是雕欄玉砌,山上花果,吃了能長生不老。
歷史上渴望長生不老出了名的秦始皇想必有讀過《列子》,《史記》載秦始皇遣方士徐福率數千童男童女出東海求仙。後來徐福尋不着三仙山,多番推託,最後被逼得緊了,索性便一去不返。《三國志》提到徐福最後一次出海,漂流到亶洲後滯留不歸,落地生根。後人考據,亶洲即今之台灣,也有說是日本。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美麗的傳說總惹人無限遐思。
蓬萊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三仙山中,歷來經史子集中言及瀛洲、方丈的較少,倒是「蓬萊」一語常見於文藝作品,幾可視作「仙景」的同義詞,而道教故事「八仙過海」的構思者,也不知有心無意,把八仙的宴會場地設於蓬萊仙境。
古人雖說「蓬萊無可到之期」,然今山東省蓬萊市北面臨海處,卻矗着一「蓬萊閣」。蓬萊閣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市因閣而得名,來到蓬萊市的遊客,十九慕於蓬萊閣的名聲。
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千百年來不少人口耳相傳,風和日麗之時在蓬萊閣上望東遠眺,有緣者可看到「非乘槎可上」的三仙山載浮載沉於浩浩東海上。然海市蜃樓之幻象畢竟虛無縹緲,千年之後,嫦娥吳剛都被嚇跑了,八仙仍在蓬萊觀牡丹。■羅賓 現職中學教師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