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強從事將AI技術於服裝製衣產業應用的研究已有廿載,他直言,部分業界人士或因認定AI將取替工人,未必歡迎他的工作。他強調AI有局限,目前不可能取代人腦,認為應將其定位為輔助角色,協助人將工作做得更好。
時裝觸覺及策略人類才有
AI技術發展迅速,但黃偉強指,多年的經驗令他發現「如何用AI」才是相關產業研究最重要的考量。他特別提到自己的失敗經歷,推過往曾進行一個以AI及先進運算作時裝銷售預測的項目,希望從而為企業制訂產品設計、生產數量及宣傳推廣的決策,但至中途就終止,「主因是現今業界主打款多量少策略,讓客人有更多選擇,因每款服飾『快來快去』,已再無必要就某一服裝作銷售預測。」
另一方面,黃偉強指服裝業界始終相信時裝觸覺(fashion sense),認為應該由人去帶領時裝潮流,「他們更信任人的眼光去做入貨、設計等決策,完全『唔buy』人工智能可以取代這一方面」。所以他決定改變研究方向,從銷售預測轉為研發生產力相關系統。
數據或不兼容 全面電腦化不可行
就目前的「成衣生產管理方案」及「自動布料疵點檢查及評級裝置」兩個項目,雖然獲得業界肯定,但他笑言過程不容易,尤其前者涉及收集公司數據,惟不同公司管理各有不同,其資料數據模式差異很大,難以兼容,且個別數據更未必充足或可信,「因為RFID技術,必須透過工人掃描條碼,系統才能取得數據進行分析,然而如工人忘記進行掃描,或者『貪方便』一次過掃,資料有偏差分析結果自然不再準確」,所以想要AI系統發揮效果,人的配合相當重要。
人未必可靠,將整條生產線換成全電腦化又是否可行?黃偉強指現實中那幾乎不可能做到,「日本過去其實曾有類似構思,但只能作生產示範,沒有廠商願意應用」,由於服裝花款多每款生產數量卻很少,現時AI卻做不到自動調節,所以即使系統全面電腦化,「但每次收到訂單都要花很多時間重設,費時失事。」
他指,AI或機器人雖然可以於部分類型的工作為人類代勞,但真人社會及產業運作多變,讓AI充當輔助角色是較實際的做法。 ■記者 姜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