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中美關係總是在美方改正錯誤中前進

2017-03-20

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美國新任國務卿蒂勒森首次訪華。目前,中美面臨朝鮮半島危機升級和美韓部署薩德破壞地區平衡的難題,自然還有中美關係發展的大方向問題。從蒂勒森訪華的結果看,再次印證筆者的判斷,那就是長期以來,中美關係總是在美方改正錯誤中前行。

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蒂勒森時指出,我同特朗普總統通過通話和通信保持着良好溝通。我們都認為,中美兩國完全可以成為很好的合作夥伴。只要雙方堅持這個最大公約數,中美關係發展就有正確方向。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要從長遠和戰略角度看待中美關係,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維護中美關係大局穩定。蒂勒森表示,特朗普總統高度重視同習主席的通話聯繫,期待盡早舉行兩國元首會晤,並有機會對中國進行訪問。美方願本着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對華關係。

筆者認為,蒂勒森首次訪華的成果,是強化中美關係在特朗普任內,依然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基調。至於朝鮮半島的核問題和薩德問題,並不是一時半刻能夠達至共識。但是,筆者相信,中國不容許朝鮮半島「生戰」、「生亂」的決心,美方是收到了。蒂勒森被問及對朝動武的紅線在哪裡時也說:「我們都同意,目前半島局勢相當緊張,我們要竭盡所能避免任何形式的衝突爆發。」

事實上,美國的最大利益不是對朝動武,而是保持半島的緊張局勢,藉以牽制中國、朝鮮和韓國,並強化在半島駐軍的權力。實際上,朝鮮尚不能威脅美國本土。相反,美方一旦對朝動武,韓國則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韓國不可能率先動武。因此,中國外長王毅提出朝鮮「核試」和美韓大規模軍演雙煞停的提議,具有無可辯駁的合理性,也是半島真正實現和平的道路。歷史的發展,會證實這一點。

在蒂勒森訪華,以至中美元首短期內將實現的會晤,因特朗普上任的「不確定性」為中美關係帶來的陰影,可能「陰轉小晴」。當然,這不意味中美在戰略上、在經貿往來的重大分歧完全消除。但是,特朗普政府也意識到,明槍明刀和中國對抗,不是上策,在台海政策生變,在南海生事,在經貿開戰,都未必最符合美國利益。相反,也許合作,在經濟上互補,更有利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加速美國經濟回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連任打下基礎。

特朗普競選時對華不友好,當選後與蔡英文通電話,到後來改正錯誤,特朗普重申「一個中國」原則未改變,可以肯定,特朗普政府有改正錯誤的務實精神。特朗普明白,「一中原則」作為中美關係的基石,是不可撼動的。

再將眼光看遠點,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政府似乎常常做同一件事,就是及時改正對華政策的錯誤,使中美關係30年來不停頓向前發展。而這30多年,中國崛起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正視中國實力的增長而確立「不衝突不對抗」的基本政策,符合美國利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