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過去一星期,港股受美國議息會議影響,恒指在高位徘徊一段時間後,借勢整固。恒指回落至26,000水平樓下,周五更收報25,626點,平均成交量不足800億元,並一星期內跌穿10天及20天移動平均線。然而,筆者相信調整屬短期,而受到多家大行指出內地A股納入MSCI指數的機會高於50%,加上其他利好因素帶動,恒指已於周一反彈,預期短期內能重上26,000點,甚至升破26,100點。
美國方面,聯儲局議息會議剛結束,決定加息四分一厘,利率目標範圍為1厘至1.25厘,加幅與市場預期一致。不過,聯儲局聲明亦同時指出,預期今年仍會加息一次及下年度加息三次,展示當局對美國經濟前景態度樂觀。再者,會議亦提及今年年底前將會開始縮減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相信若美國經濟表現良好,縮表進程更有可能提早至9月開始。
港銀「水浸」 低息環境未變
依聯儲局公佈的計劃規模,預期資產負債表最快大約到2022年至2023年便會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平。筆者相信,聯儲局偏鷹的議息聲明,尤其縮表的計劃,令市場略為感到意外,並提高對美國加息及縮表步伐的預期,部分港股投資者獲利回吐,港股借勢調整。然而,筆者相信調整屬短期。因為,截至本月16日,香港銀行同業結餘有2,595.26億元,在本地銀行「水浸」的情況下,筆者預期,本地利率暫時不會跟隨,美國加息及縮表的進程,目前對香港經濟的實際影響不大,投資者暫時無須擔心。
話說回來,其實短期有數個利好因素支撐港股,包括中國A股納入MSCI機會增加、香港回歸20周年,以及港交所改革等等,而其中A股納入MSCI方面較為關鍵。若果A股於本周三被納入MSCI,將於2018年6月開始實施。筆者相信,雖然A股入摩未會為股市帶來即時及實際影響,但對內地股市的認受性而言,意義正面且深遠。
氛圍利好 恒指勢挑戰26000
MSCI結果將於本周三早上四時三十分揭曉,單單是近日數份大行報告表示對A股入摩樂觀,已經推高本周一恒指。因此,若入摩成功,再配合回歸20周年前夕,相信大市投資氣氛會明顯好轉,恒指短期有機會藉着利好因素,重上26,000點,甚至突破26,100點。預料港股短期支持位為25,500點,短期阻力位為26,100點。■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