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 香港海南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 旅港海南同鄉會會長
光陰荏苒,白駒過隙。轉眼間,香港回歸祖國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已踏入第20年。回顧過去,在中央政府的關心和大力的支持下,特區政府帶領全體香港民眾,戳力同心,奮發有為,將「一國兩制」的偉大藍圖變為碩果纍纍的成功實踐。其間,香港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了積極有為的貢獻,也分享了祖國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各項成果。1997回歸後,「一國兩制」成為香港的獨特優勢與發展動力,香港社會普遍認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
中央政府在推進兩地經貿合作與交流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1998年廣東省和特區政府建立了「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將港澳單獨成章,進一步明確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當前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明確加快前海、橫琴等粵港澳合作平台建設。這些舉措為兩地經濟合作與交流建立了制度框架,搭建了政策平台。隨着「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香港的國際化地位更加凸顯,並可利用自身優勢,引領和協助更多的內地企業走向世界。
香港回歸後,兩地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在「一國兩制」基礎和各項國家發展戰略下,香港的舞台更為廣闊,貿易圈進一步擴大。一方面繼續作為內地聯繫國際市場的橋樑,引入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等;香港亦可以從內地的高速發展中獲取源源不絕的動力。改革開放初期,工商界人士是積極響應和實踐國家「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的先行者。如今,在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各項實踐中,業界有識之士的身影再次活躍在時代最前沿。
「一國兩制」下香港和內地雙贏
過去20年,雖然出現了一些困難、矛盾和問題,依然成就非凡:香港的金融、貿易、競爭力、自由度等多項指標走在世界前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地位多年穩固;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本港營商環境和競爭力被世界銀行、美國傳統基金會、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等多家國際機構予以高度評價;在國家支持下,香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對外交往獲得廣闊空間。這些都是「一國兩制」的優勢及成功的有力證明。香港主流民意希望香港是一個平穩、安定和繁榮的社會,且如今內地發展潛力巨大,政策配套日趨成熟,兩地深化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香港擁有金融、航運、物流和人才優勢,應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等國家建設。「一國兩制」下,香港和內地都是贏家。
回歸20年,香港的「朋友圈」擴大了,文化回歸加速了,港人的自信心增強了。站在「一國」的角度,回歸以來最大的變化是內地與香港經濟、民生的差距逐漸縮小;從「兩制」的角度看,香港的民主進程逐步推進,但同時也有一小撮反中亂港的勢力圖謀不軌。值得慶幸的是,「一國兩制」的核心沒有變,中央繼續堅定支持「一國」原則下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的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及法治精神沒有改變。
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東方之珠」迎來了許多璀璨瞬間,也經歷過風雨坎坷。回溯過去的高低起伏,香港同胞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在中央的領導和支持下,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堅定對「一國兩制」的信念決心,齊心建設家園,攜手寫下不朽香江名句。篳路藍縷揚帆起,薪火相傳續遠航。衷心祝願「弱冠」之年的香港特區不忘初心,牢記「一國兩制」使命,繼續與祖國同行,促進本港包容和諧,續寫傳奇,再創輝煌。祝福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