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想法1:獨個兒把它吃光,不會肥胖,說笑罷!
想法2:好像分點給人家吃會快樂點哦!
想法3:不過如果這樣吃就肯定飛不起來了!
潮流興分享(sharing)!
話說二千多年前的中國,孟子已傳揚這個理念了: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相對英譯:Joys shared with others are more enjoyed(與別人分享喜悅會較享受). Joy that's shared is a joy made double(與別人分享所得的喜悅是雙重喜悅).】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
「(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獨自享受音樂,與別人一起享受音樂,哪樣較快樂?)
(齊宣王)曰:『不若與人。』
(與別人一起享受較快樂。)
(孟子)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與少數人一起享受音樂,與大多數人一起享受音樂,哪樣較快樂?)
(齊宣王)曰:『不若與眾。』
(大多數人一起享受較快樂。)」
所指的是:獨自享受音樂所得的快樂不如與大多數人一起享受音樂來得快樂。比喻自己快樂不如大家一起快樂,這正正是一個分享的理念。與人分享是一種高情操的表現,是故心靈上的喜悅不是不願與人分享的人可以理解的。
從其義得知:「樂樂」中,第一個「樂」指「音樂」,第二個「樂」則指「快樂」,所以「樂樂」應讀「岳落」而非「落落」或「落岳」。
廣東人有所謂:
分甘同味,獨食難肥。
「甘」,甘味,即美味。「分甘同味」指與人分享美味的食物以示愛心;比喻與人同樂,也用以勸喻人有利益當與人分享。這不是與上述孟子的理念吻合嗎?
「分甘同味」的意思非常清晰,可就「獨食難肥」,人們一直存疑——「獨吃所有東西,不是更易肥胖嗎?」原來如果從孟子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出發,大家當不會懷疑其邏輯性,剖析如下:
「獨食3」,即不與人分享;比喻獨佔其利,不許他人染指。「肥」者,胖也,心廣而體胖;原指人心胸廣闊,外貌自然安詳。後多指心情愉快,了無牽掛,因而人也發胖。那「獨食」相當於「獨樂」,「難肥」則相當於「不快樂」了。
由於「獨食難肥」的表面意思犯駁,有人就認為原語應為「獨食難飛」;從表面看來,這是說得通的。首先,此語涉諧音化(飛、肥諧音);其次,鳥兒因獨個兒把食物吃光而導致肥胖,是故飛不起來了。當然,這是事有湊巧而已;然而對某些搞作而言,若然獨自經營,或不願與人合作,其發展空間必有所局限。從商業角度,合作夥伴各自有各自的優勢,適度融合會達至更理想的經濟效益。
書面語中,「自肥」指以不正當手段去圖利。「肥」在這裡意味着撈到不少利益。無怪有人說:
咁就「肥仔」嘞!/咁就「肥仔水4」嘞!
【指如某情況真的出現時,利潤會相當豐厚的。】
肥過肥仔水
【形容獲利甚豐。】
如據此對「肥」下定義,「難肥」就是難以獲取巨利。這是怎樣的一回事呢?「獨食」屬自私自利的行為,此等心理狀態成為前進的絆腳石,即「吃不開」,「吃得開5」的人深受各方歡迎、尊重及支持,辦任何事也會來得順利,「肥」好像成為意料中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𡁻」,粵方言字,讀「趙」,由本字「嚼/噍」的普通話讀音「jiào」音變而來。
2、「講少」,讀「講小」,由「講笑」音變而來。
3、「獨食」也是一個足球術語,指愛玩弄個人技術,但又不得其法;為求貪功,就算自己不是處於最有利位置,一般都不會將球傳給隊友,以致浪費不少黃金機會。
4、「肥仔水」是一種聲稱可舒緩嬰孩腸痛的藥水的俗稱,可藥水並無營養成分,長服不會增肥。得此稱號,可能是肚痛治好了,腸胃消化變得正常,嬰孩就會「生肉」(發胖)了;又可能是商標貼紙上有個「肥仔」的關係。
5、「吃得開」非粵方言詞亦非黑社會術語,與「縱橫四海」、「縱橫天下」、「和尚吃八方」意近。
示例:呢個人做嘢好有分寸,最煞食嘅係可以做到平衡各方利益,所以一有乜搞作就係人都撐佢,真係好「吃得開」!【這人做事很有分寸,最了得的是可以做到平衡各方利益,所以一有所搞作人人都支持他,真是很「吃得開」!】
【專欄簡體版】https://leoleung2016.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