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是退休保障的其中一條支柱,加上其他如社會福利,個人儲蓄及保險等以互補不足。積金局最近系統地介紹了退休策劃的過程的五個部分(按人生階段策劃退休/ 評估退休生活需要/ 為退休累積財富/ 檢討退休投資組合/ 提取退休儲備),協助打工仔作長線退休投資部署。■東驥基金研究部
一、按人生階段策劃退休,分青年期(18-30歲)/ 壯年期(31-49歲)/ 中年期(50-64歲)/ 退休期(65歲及以後)。
合理劃分人生理財階段
每個人生階段各有不同,如年輕人有較長投資期可善用複息增長的優勢;壯年期的打工仔可小心控制開支,投放更多資金作退休投資;中年期的打工仔投資期較短,風險承受能力逐步下降,宜把部分退休投資轉至風險較低資產(例如債券);至於已達退休期的人士,由於平均預期壽命較長,65歲退休後有20幾至30多年的退休生活,加上醫療開支增加以及通脹等因素,蠶食儲蓄,因而仍然要維持適當投資。
評估退休生活需要
二、每個人退休生活需要都不同,從多年工作退下來後,初期生活會較為多姿多彩,享受多一點,如旅行或發展個人嗜好,之後年紀漸長,身體或多或少開始出現毛病,這時娛樂支出會減少,而醫療保健費用相對會增加,可參考「123法則」以作評估:
1個月的平均支出(退休後)。有些支出可能增加,如娛樂、旅行和醫療等,有些又會減少/不需要,如上班交通費、樓宇按揭等。
2個年期,即距離退休年期及預計退休生活年期。
3個百分比,即平均通脹率,退休前預期投資回報率及退休後預期投資回報率。
再可利用計算工具如積金局網頁的「退休策劃」計算機去推算是否符合自己的退休生活需要。
了解風險 累積退休財富
三、在策劃退休投資時,我們要了解當中所面對的風險。其中包括長壽風險、通脹風險以及投資風險。現時香港預期壽命女性約為87歲,男性約81歲。以65歲為退休年齡計,大約也有十多年、二十多年或更長的的退休生活。除了要應付日常開支之外還有日益增加的醫療開支。預早部署,增加強積金自願供款或其他儲蓄投資等,不失為一個應對之通。
其次是通脹風險,根據積金局資料,自2000年強積金推出以來(截至今年3月),平均每年通脹率為1 .8%,若以較近期的過去5年計,則為3.1%。因通脹蠶食購買力,我們要預計通脹帶來的影響。此外還有投資風險,我們在爭取回報的同時也不要忘卻風險。如我們期望投資要有較高的回報,其潛在風險亦較高。當市場波動時有機會導致投資組合大幅貶值。
一般而言,我們選擇強積金基金的時候,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可以考慮一個風險較高的投資組合如股票佔較多比例。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則可持有較多債券的基金。強積金投資可長達三四十年,當中經過人生的不同階段,因此要定期檢討自己的強積金組合。隨年齡增長而相應調整資產分配以減低風險,保障長線的回報。 (上篇)
(讀者請注意基金價格可升亦可跌。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文內基金買賣策略亦只是模擬,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