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仲 比富達(香港)資產管理部及研究部聯席董事
近日中國自主研發的「復興號」動車組完成首發,成為中國高鐵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對比「和諧號」,「復興號」性能更先進,乘坐舒適感更強,且大量採用中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中國鐵路總公司企業標準等技術標準,標誌着高鐵中國標準的確立,意義重大。
對相關企業構成直接利好
隨着「和諧號」逐漸逼近設計使用年限及高鐵線路激增,動車組新增需求大增,加上確立中國標準,料對內地相關企業構成直接利好,值得關注。
此前中國高鐵採取「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方式,投產並運營了兩代動車組。自2006年起,中國先後從日本、法國、德國等引進高鐵技術,再創新後生產出第一代動車組,主要包括CRH1、CRH2、CRH3和CRH5系列等。
此後,再結合中國鐵路運行特點,自主研發了第二代動車組,包括CRH380A(L)、CRH380B(L/G)、CRH380CL及CRH380D等。
然而,由於廠商及技術差異,不同系列的技術標準並不通用,導致不同系列車型之間出現無法相互救援、設備不通用、工作人員需重複培訓及車站設施需重複建設等問題。
市場需求大 自主化程度高
本次首發的「復興號」屬中國第三代動車組,包括CR400AF和CR400BF兩個系列,有效解決了部分歷史問題。
「復興號」採用標準化設計,兩個系列互聯互通,列車內11個系統96項關鍵部件可互相通用,操作更為規範,極大提升了動車組的利用效率,並降低營運成本。
「復興號」在全車部署了2,500多個監測點,對列車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安全性更高;同時車體更加寬敞,並提供全程不間斷充電和WIFI網絡全覆蓋等服務,乘坐體驗更佳。
目前內地運營動車組數量超過2,000多組,「復興號」的設計使用壽命為30年,而現有的「和諧號」動車組設計使用壽命為20年,預計未來10年「和諧號」將逐步被「復興號」取替。
按照目前「和諧號」一輛2億元(人民幣,下同)造價估計,僅該存量置換的市場容量就超過4,000億。
另外據之前公佈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5年內地將建成高鐵3.8萬公里,較2015年底翻一番,增長空間仍非常廣闊。
有利提升中國高鐵營運效率
自主化程度方面,「復興號」在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絡和信息系統等關鍵技術領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其254項標準中,中國標準佔比高達84%。
長遠來看,內地老舊動車組的置換需求及高鐵里程增加,都會為「復興號」帶來強勁的增長動力。而中國標準的大量使用,有利提升中國高鐵的營運效率,同時對內地高鐵產業鏈相關企業構成利好,值得留意。■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