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卡塔爾外交危機未過 油價再跌空間有限

2017-06-30
■在近期的斷交風波中,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門、巴林和埃及無限期關閉對卡塔爾的港口運輸。資料圖片■在近期的斷交風波中,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門、巴林和埃及無限期關閉對卡塔爾的港口運輸。資料圖片

葉澤恒 康宏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

中東國家卡塔爾與鄰國的外交危機已經過了三星期,而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四國終於在上周五開出了解決危機的條件。只要在未來一星期能夠滿足清單上的13項要求,那麼危機便可以解決。

13個條件似未必可完全滿足

在這十三個條件中,相信卡塔爾不太可能接受全部條件,特別是第三、第六及引伸出的第八點。如果要宣佈斷絕與恐怖組織的關係,即等同承認過去與恐怖組織有關,而引伸出第八點的賠償要求,恐怕金額十分龐大,非卡塔爾政府可以承擔。而且到時可能歐美國家亦由此引伸有關賠償,到時涉及的金額可能是天文數字。

況且在收到有關要求前,卡塔爾外長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就國家主權討價還價,而且表明有關談判需要在沒有先決條件下進行,顯示卡塔爾不會屈服,而且特別提及任何關閉半島電視台的要求都會被拒絕 。為何半島電視台涉及其中?主因半島電視台過去曾在拉登在生時,播出有關可能恐襲的錄影帶,而且令該區的地緣政治出現緊張。卡塔爾亦承認,曾經支持伊斯蘭組織,但否認資助或支持恐怖主義。

但令外交人士感到困惑的是,卡塔爾官員在阿拉伯國家發出了十三個要求後表示,該國從未收到有關清單。究竟是卡塔爾一方講大話,或沙特方面只是製造藉口指卡塔爾與恐怖組織有關,從而埋下歐美國家攻打卡塔爾的藉口呢?

美國態度令人感到無所適從

美國在是次外交問題上所採取的態度,似乎與最初的態度不同。起初時,美國認為沙特對卡塔爾的態度是合理的。但美國國務院上周便質疑沙特和阿聯酋抵制卡塔爾的動機,並表示海灣國家並沒有對卡塔爾表達不滿,是美國在這次爭議上最強硬的表態。即使美國國務卿的最新回應,亦希望是次外交爭議可以得出一個解決方案。

為何美國轉向中性立場,相信是投資者或外交界的困惑。若果從最簡單的立場看,美國目前的重點並非在中東,而是朝鮮。因此,美國不希望看到中東問題複雜化。但從不簡單的立場看,可以有兩個可能性。第一,美國不希望見到伊朗趁機生事,或涉及其中。第二,美國不會在是次問題上表態,更不會出兵。況且,目前美國在卡塔爾有美軍基地,而且亦有一定的駐兵。第三,目前全球油價低迷,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美國頁岩油供應過剩的問題,而沙特卻希望藉低油價,以壓止美國頁岩油搶攻市場份額,這是特朗普不滿意的。

美頁岩油及全球庫存左右油價

油價近年持續下跌,已經影響了中東國家的財政情況。以往這些中東國家,在全球經濟低迷時,買下了不少優質資產,本應可以作長期持有。但由於區內國家政府的財政情況轉壞,令不少中東主權基金已逐步減持有關資產。第二,沙特阿美能源原定安排於今年或明年上市,但以目前油價走勢,恐怕上市的價格不太理想。

油價低迷的主因,仍是美國頁岩油供應量持續增加,以及全球石油庫存高企的問題。但以目前情況看,短期未必可以解決全球石油庫存高企的問題。相反,若油價進一步下跌,美國頁岩油開採的井口數目有機會回落,從而令油價可望回穩。■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