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物 > 正文

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後繼有人 張永達為廣東歌再創輝煌

2018-03-09
■張永達稱公司培養新人不吝成本。■張永達稱公司培養新人不吝成本。

廣東歌、港產片膾炙人口,陪伴全球華人數十載。但近年總是有很多人說本地娛樂事業風光不再。「演唱會之父」張耀榮之子張永達為了延續父親畢生對娛樂事業的奉獻,逆流而上成立「耀榮文化」,誓要打造新的娛樂王國,再寫本土娛樂事業輝煌一頁。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 攝:彭子文

張永達在澳洲讀書,擁有澳洲悉尼大學管理學學位,後來在證券行從事金融工作,雖然金融行業不像以前安穩,但在香港也是一份很多人憧憬的工作,加上本身家底,他理應沒有轉行的需要。不過,就像張耀榮當年出於對歌影視的熱愛而從建築界轉行到辦演唱會一樣,有其父必有其子,張永達也因為想繼承父親的理念以及自身對廣東歌的情意結,而選擇投身娛樂事業。

推動廣東歌發展

「我爸爸本來是在建築界起家,但他很喜歡去尖沙咀海洋中心海洋皇宮酒樓聽歌,實在是太喜歡娛樂音樂事業,所以才開始經營演唱會。他將很多廣東歌帶到演唱會的舞台上,帶動了演唱會熱潮,為廣東歌成為全球華人最喜歡的音樂之一付出了不少努力。但近幾年愈來愈多廣東歌風光不再的說法,所以很希望可以復興廣東歌,延續爸爸當年的理想。」張永達說。

受父親耳濡目染,張永達自小就沉醉於廣東歌的優美旋律。「記得我上世紀90年代在澳洲讀書時,廣東歌街知巷聞,歌唱比賽人人也是唱廣東歌,反而很少聽到國語歌。以前坐車聽歌必定是聽廣東歌,一隻CD可以聽很久。到了暑假(澳洲的暑假在12月),我必定會回香港,在香港時基本上每天都去看演唱會。屈指一算,我已經有12年的暑假都是在香港聽演唱會度過。」

重本打造娛樂王國

張永達回港後也曾經幫助父親處理娛樂公司方面的公關工作。直至父親離世後,他決定延續父親的事業。但他不止辦演唱會,他深信,要振興廣東歌,以至香港娛樂事業,需要更全盤的計劃。「對比起10年前不斷看到有潛質的新人湧現,這幾年的確較少紅得起的新人,很多娛樂公司也變得很保守,不願意把資源投放到新人身上。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以前培訓新人那4-5年的成本還有可能靠賣唱片幫補,現在連聽歌都可以不用花錢直接上youTube,生意比以前難做。」

但眼前的困難卻沒有令張永達卻步。他透露,公司在2015年成立至今,他已經投資了8位數字,「耀榮文化」除一直主力在傳統海內外歌手的演唱會投資及製作外,包括3月底的「安室奈美惠演唱會」,去年還擴展在娛樂事業上的業務範圍,主要針對廣東市場,當中成立了「藝人部」。現旗下藝人已有12位,包括陳曉東、布志綸、傅珮嘉、張紋嘉、吳海昕、麥芷誼、黃思迦、薛國斌、李靜蓮、伍倩彤、伍熹賢及貝凱雅。12位藝人分別在電影、電視或音樂方面發展。此外,「耀榮文化」同時進軍電影製作,投資及拍攝的本地電影,預計將於本年底上映。

「要振興廣東歌,以至整個廣東地區的娛樂事業是我們的目標。所以我們還是比較大膽地簽了很多新人,花錢栽培他們,讓他們去學唱歌、演戲,希望有朝一日他們可以成為大紅大紫的演藝明星。我們即將會一行十多人到布拉格幫布志綸拍MV,所以在成本方面我們是絕不吝嗇。」張永達謂。他又提到,雖然投放了很多資金,但值得高興的是現在公司在演唱會方面的收益還是挺理想。

珍惜父親建立的口碑

娛樂圈中人大多都是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人,有時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但張耀榮在娛樂圈中是出了名不計較得失、無架子,無論是對家人、朋友還是同事都很隨和友善的人。因此除了傳承了父親對娛樂事業的熱愛,張永達還希望「耀榮文化」會同時延續父親做人處事的態度。「之前我們在澳門辦演唱會,大家都說我們公司的同事很nice。我們也想延續我父親這種工作理念,相信只要你是誠心誠意對別人好,別人也會繼續願意和你合作。因為爸爸的聲譽,也讓我們公司和其他藝人、行家、合作夥伴都建立了很好的關係,所以這一方面我很感謝我父親。」平時說話語調斯文有禮、聲線溫和的張永達,相信也是遺傳了父親這方面的性格吧。

找陳曉東開騷圓父心願

與陳曉東的合作,也正是這種良好關係的延續。「以前我爸爸也有讓我跟戴思聰(培育了王菲、劉德華、黎明等歌壇巨星的歌唱老師)學唱歌,那時候正好陳曉東也是在跟戴思聰學,我們就是這樣認識成為朋友的。後來2013年時我父親想找陳曉東回來開演唱會,但很遺憾我父親2014年突然離世,所以一直沒有成事。和陳曉東合作,也是想達成父親這個未圓的想法。不過紅館的檔期很難爭取,其實我們每個月也入紙,但還是沒取得檔期,所以我們就先替他在澳門辦演唱會。」

近年陳曉東在內地紅透半邊天,張永達卻深諳,香港始終是這些巨星最大的舞台。

「其實就算在內地多紅的(香港)歌手,都會想返來紅館開演唱會,因為在紅館開演唱會是在其他地方不能媲美的。」

開拓全球廣東話市場

不過,廣東歌市場不復當年勇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張永達心中則自有盤算,對前景保持樂觀。「廣東話市場一定不止香港的700萬人。全球會說廣東話的有1.5億人,而網上活躍的廣東話人口則有4千幾萬。我一直經常和同行說,香港、澳門和廣東省不應該像現在一樣是3個截然不同的市場,它們本應都是同屬同一個廣東話市場,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全球的廣東話市場。加上現在政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商機是存在的。」

為了聯繫本來分割開的市場,張永達還投資了廣東荔枝台的「好娛樂台」頻道。「我們不止在該頻道製作音樂節目,還會製作廣東話網劇。也會將我們在香港辦的演唱會在平台上免費實時直播,讓廣東省觀眾有機會感受到香港演唱會的四面台威力,同時推動廣東歌。此外,我們也歡迎其他不是我們自家製的廣東話影視放在該平台播放,因為據我所知如果要放到愛奇藝那種平台上很昂貴。」至於營收,他就指經營模式有點像Netflix,既有免費內容,也有收費內容,另外也有廣告、贊助等收入。

投資電影製作

除了網劇,張永達還投資所需資金更龐大的電影業。因此,公司在影視製作上絕不馬虎,除了在辦公室以外,還擁有5,000呎的自家製作室(設有專業錄音房,攝影棚以及排舞室,能完全配合演唱會與電影製作),還請來《無間道》導演劉偉強的副導演鄭英偉擔任「耀榮影視製作部」的總監。「就算不是由鄭英偉出任導演的電影,他也會是片中的監製,幫我打點好電影製作的一切。」張永達如是說。

張永達指,其實他父親當年也投資過電影,只是後來將重心放在音樂上。他坦言投資電影的風險比較大,但因為市場大,也有可能得到更大回報。「拍電影的周轉率當然不及辦演唱會,演唱會你大約預算到收益,但電影的製作時間很長,由前期、拍攝,到後期,而且票房也是難以預料。不過整個內地都是電影的潛在市場,畢竟現在也沒有分香港戲、內地戲,都是合拍片為主。」

廣東歌、港產影視百花齊放的年代,我們會再次有機會見證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