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古代的反腐教育

2018-05-29

■ 馬 佳

中紀委日前再次深夜「打虎」--財政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張少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落馬,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截至當日,張少春成為十九大後中央對外公開通報落馬的第14名中管高級幹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等等鋼鐵誓言,張少春等貪官的落馬,再次證明十九大後反腐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探討上述落馬高官的經歷,一個共同的緣由是他們統統陷落、葬送在貪腐泥潭裡。可見對領導幹部加強反腐倡廉教育,是今天各級幹部面臨的重要一課。

以史為鑒。其實在中國古代,對各級官員的「官德」教育是很重視的。統治階級也明白「官而無德,如何使人」的道理,所以封建統治者也是殫精極慮地整飭吏治,出台多種監察官員的舉措,今天看來,其中也不乏可資借鑒、行之有效的地方。

中國古代也有類似「中紀委」的部門。秦朝開始,中央政府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丞相職掌全國政務,太尉掌管軍務,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漢書百官公卿表》云「監御史,秦官,掌監郡,漢省」,這個御史大夫(又稱巡按御史、監察御史)官職僅次於丞相,主要職責就是對各級官吏及其負責的部門進行監督,並享有皇帝賜予的最高生殺權。秦始皇還對郡一級機構派駐監察御史,負責地方的監察工作,專門懲辦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官員。可以說,御史大夫相當於古代的「中紀委」了。這一職務一直延續兩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為止。

但僅僅依靠監察御史還不能杜絕貪腐,所以古代又特別注重反覆教育,期望將貪腐扼殺在萌芽之中。

追本溯源,早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時期,中國就有文字記載的培養官德的「官箴」了,歷代出現的《虞人之箴》、《帝範》、《臣規》、《官箴》、《帝鑒圖說》等等都是很有影響的文獻。這方面,商朝史官辛甲、西漢學者楊雄、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則天、宋代道學家呂本中、明大學士張居正等人功不可沒。

最早出現的《虞人之箴》,作者是史官辛甲(辛尹)。他根據殷紂王由弱而強、由強而衰的興亡史,特別是他集寵愛妃子妲己於一身、最終潰敗於淫亂暴虐的史實,總結出貪慾--從權、錢、色三個方向愈陷愈深導致滅亡的全過程。辛甲以針砭國君缺失為己任,提出「官箴王闕」的觀點。他深感殷鑒不遠、以史為鏡的重要,必須阻止歷史悲劇的重演。他強調,一旦將國家憂患放在腦後,迷戀奢華荒淫的生活,必定損害國家元氣,導致官逼民反的惡果。《虞人之箴》微言大義、振聾發聵,很早就提出了端正官風、樹立官德的民本思想,其智慧是深邃超前的。

西漢學者兼辭賦家楊雄提出的「君子為國,張其綱紀,謹其教化。導之以仁,則下不相賊;蒞之以廉,則下不相盜;臨之以正,則下不相詐;修之以禮義,則下多德讓」,堪稱反腐倡廉的錚錚宣言。唐太宗李世民制定的《帝範》,也是一部很好的反腐教材。李世民從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等諸多方面,提出自己的要求,這既是他治國理政的切實體會,也是他當皇帝的責任和對各級官員的基本規範。武則天則為下屬文武百官編了一本《臣規》,也是做官的規範,告誡屬下要忠於國家、忠於皇帝、勤政廉潔、克己奉公。

宋代文學家兼道學家呂本中的《官箴》影響最廣,堪稱官德的範本。該書開宗明義道:「為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這「清、慎、勤」三字於是成為後代從政之章法。當過吏部尚書的明代文學家王士禛力挺呂本中的《官箴》,他在《古夫於亭雜錄》中曰:「上嘗御書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賜內外諸臣。案此三字,呂本中《官箴》中語也。」四庫館臣也稱讚「清、慎、勤」三字「千古不可易,固有官者之龜鑒」。乾嘉學者趙翼在《陔於叢考》的《清慎勤匾》條中披露:「各衙署訟堂多書清、慎、勤三字作匾額。」說明以清、慎、勤三字為官箴,盛行於宋、元、明、清各代,所以梁啟超在《新民說.論公德》中說:「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也。」

明朝大學士張居正是一代名臣,明神宗萬曆皇帝年幼時,他為了輔佐好小皇帝,專門著了一本《帝鑒圖說》讓他讀,書中從堯舜開始講了81個歷史故事,還用了不少直觀的圖畫,像一本從政要領的連環畫,後來此書流傳到社會上,被各級官員和老百姓爭相傳閱,其正能量不言而喻......

古代官府通行的楹聯如「公生明,廉生威」、「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法行無親令行無故,賞疑惟重罰疑惟輕」、「法合理與情倘能三字兼收廣無冤獄,清須勤且慎莫謂一錢不要便是好官」、「好學近知力行近仁知恥近勇,在官惟明蒞事惟平立身惟清」等等,也都是很好的反腐宣言和官箴教材,它們無不告誡官員要清正廉明、秉公執法。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河南內鄉縣衙中的幾款楹聯了:「寬一分民多受一分賜,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錢」、「與百姓有緣才來此地,期寸心無愧不鄙斯民」、「喫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這些「官箴」鞭辟入裡、發人深省,幾百年來廣為傳頌,也被各地縣衙競相仿效,今天讀來仍不乏現實意義,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引用這些楹聯來教育幹部。

在眾多「官箴」的教導下,中國古代確實湧現出許許多多被稱為循吏、廉吏的清官賢臣,如西門豹、晏嬰、狄仁傑、包拯、寇準、張伯行、于謙、海瑞、湯斌、張居正、曾國藩、林則徐等。

反腐的關鍵是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而古代王朝的封建制度決定了它不可能制止腐敗。正如英國歷史學家吉本所說「不在憲法規定的自由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腐敗現象!」亦如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言「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從當前反腐敗嚴峻現實來看,最嚴格的監管制度,加上最深入的反覆教育,才是取得反腐大勝的必由之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