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剛過去的星期天中聯辦開放日,那就是內地所說的「接地氣」!上個星期天,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舉辦了面向香港教育界的專場開放日,接待了包括筆者在內的600多位教師、校董等教育工作者,非常熱鬧,有文娛康樂、茶點招待等輕鬆環節,也有增長知識的科技講座和歷史圖片展覽,整個過程輕鬆愉快,毫無悶場。那麼為什麼說是「接地氣」呢?
中聯辦展現平易近人親和力
所謂「接地氣」,首先當然是指感覺中聯辦平易近人,有足夠的親和力。一直以來,儘管它的門禁其實並不比特區政府總部、一般商業機構更加森嚴,但中聯辦給予香港市民的印象總是很神秘,給予市民的印象總是很陌生,加上一些心懷成見的媒體與政客的刻意渲染,中聯辦的形象讓不少市民覺得有點諱莫如深。
但這次開放日的安排,就徹底打破了這種固有的成見:部長級的官員和各類工作人員親自在大門口迎接來訪的市民,門口雖有安檢,但並不繁複。接待的官員熱情而絲毫沒有官架子。到場之後,無論是講座,還是去中聯辦歷史展覽館參觀,再到圖書館、文娛康樂活動室,最後到食堂享用茶點,整個過程並不是在同一樓層的,工作人員必須引導來訪者乘搭電梯上樓下樓,但安排得非常順暢,毫無擁擠堵塞之感。
不要小看這種人流物流安排的重要性,一來香港人的工作習慣是非常注重行政和流程安排的順暢與否,教師尤其如此。二來中聯辦大樓因應香港寸金尺土的實際情況,大樓的空間並不是如內地工作機關那麼大的面積。能夠在不算大的空間,安排跨越幾個樓層的幾百人的參觀訪問,這對工作的細緻度要求是很高的,這一次開放日就完全做到順暢而便利。同時,包括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在內的各級官員,不僅與參觀者一同拍照,而且隨意傾談,甚至一起進行文娛康體活動,所以能讓參觀的老師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啟發客觀看待內地發展
另外,「接地氣」也可以指所安排的內容能夠照顧到參與者的職業特徵,譚鐵牛副主任主講的科學講座,是這次開放日的重頭戲。這是一個主題宏大的科學技術發展史的講座,這種主題的歷史探究,在香港教育上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階段來說,是非常罕見的。在香港談起歷史教育,往往只停留在人文文化方面的歷史教育,甚至只集中在治亂興衰方面的歷史,說白了就只停留在政治史和與之相關的內容上。科學技術發展變遷的歷史,從來不是歷史教育的主要內容,頂多作為選修單元而已。
譚副主任的科學講座,恰恰就為香港的教育工作者補上了這一課。同時,講座內容的結構條理,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教材設計之示範:先從什麼是科學、什麼是技術開始下定義,把這些基本概念界定清楚了,然後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展開敘述。時間,就是從古到今;空間,就是從世界到中國,從中國內地到香港特區,把人類歷史上三次科學革命及其對應用技術、生產生活的衝擊影響,既提綱挈領地加以說明,又不乏生動有趣的圖像和影片例子,全場老師聽得無人瞌睡,反而頻頻高舉手機,拍下每一張簡報。
談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譚副主任一個觀點發人深省:既不要因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存在短板,而妄自菲薄;也不要看見中國科學技術發展迅猛,而妄自尊大。如實客觀地看待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才是應有的態度。其實,要如實客觀去看待的,豈止是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整體中國的發展,以及香港社會自身發展的優勢與短板,也是應該如是觀之。知似易,行更難。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有此自覺,當引導學生如實客觀地去認識中國內地的發展和香港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