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名家時評:港台人心思穩 有利民族復興

2018-12-01

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在中國當下發展大局中,美國企圖阻撓中國崛起,無時無刻不在打「香港牌」和「台灣牌」,在這兩個地方製造事端,以牽制中國發展。但是,台灣的「九合一」選舉和香港九龍西的兩次立法會補選,都是建制健康的力量贏得勝利,無論是「台獨」勢力,還是亂港力量都遭受挫敗,形成了較為安定的新形勢、新局面。中央可以集中力量應對中美貿易戰,應對國際上的反華勢力。港人和所有的中華兒女一樣,大大增強了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台灣主流民意反「台獨」

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贏得15縣市,將島內「綠色」的地方政權反轉為「藍天」,評論都指出,國民黨「非典型」戰將韓國瑜應記第一功。事實上「韓流」發揮功效,一個重要原因是蔡英文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過往兩岸和平發展的現狀,導致民怨高漲;而韓國瑜「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口號,引起選民的強烈共鳴,實際就是要回到兩岸和平發展的軌道。

競選期間,蔡英文政府為了挽救頹勢,打出形形色色的「台獨牌」、「美國牌」。例如,搞所謂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要以台灣為名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該「公投」終以577萬不同意票勝過476萬張同意票遭到否決,反對票比同意票多出百萬。台灣知名運動員包括射擊選手林怡君、舉重選手許淑淨,以及羽球一哥周天成、田徑選手楊俊瀚、鄭兆村等,都公開反對「東奧正名公投」。因為,他們明知假如「公投」通過,台灣將因為違反《洛桑條約》,將令台灣運動員無法參加奧運等國際賽事。蔡英文政府操弄的「統獨之爭」,將體育政治化來鞏固選票的把戲落敗,凸顯了台灣反「台獨」的主流民意。蔡英文政府麾下的「陸委會」,11月初作的民調也表明,有高達83.4%的台灣民眾要求維持現狀。

回到香港九西立法會補選,反對派「兩連敗」,也凸顯了越來越多選民離棄反對派。廣大市民厭倦「泛政治化」內耗,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願望強烈。選舉結果警示所有從政人士,「泛政治化」的路只會越走越窄,只有順應民意,理性參政,務實做事,經濟民生為先,才會有前途,否則難逃被選民唾棄的命運。

回顧香港民意近30年的變化軌跡,可以看到,香港的政治形勢正在發生重大改變,總的趨勢就是廣大市民越來越明白,繁榮穩定第一,經濟民生第一,民主政制推進不能以香港動亂為代價,這是港人的根本利益所在。不但極端的「港獨」主張毫無市場,就是「為反而反」的反對派,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聲勢越來越敗弱;建制派則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務實,越來越得到多數市民支持。

香港「泛政治化」走到盡頭

九龍西「3.11」補選,建制派的鄭泳舜首次在補選中戰勝反對派;這次「11.25」補選,代表建設力量的陳凱欣以106,457票勝出,多於反對派的李卓人及馮檢基兩人得票之和。2016年立法會選戰九龍西選區,反對派得159,998票,得票率為57.4%;中間人士得票15,649票,得票率為5.6% ;建制派得103,224票,得票率為37%,基本維持「六四格局」,反對派得四席,建制派只有兩席。但是,今年的兩次補選後,建制派議席和票數都大於反對派,反映反對派繼續走下坡路。

站在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大局來看,也很清楚看到,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審時度勢,沉穩應對,積極進取,民族復興的偉大航船勢不可擋。港人應該有信心,中國人的日子必定越來越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