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香港金融創新貫穿改革開放40年

2018-12-01

陳曉鋒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法學博士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金融體系改革造就了中國開放的現代化金融體系,讓中國宏觀經濟金融總體穩定,成績斐然。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優勢,既是「貢獻者」,也是「受惠者」,且沒有錯過國家發展的每一個新的發展機遇,發揮獨特優勢,承擔歷史責任,共同面向未來。

改革開放初期,在金融力量的推動下,香港將大量工廠搬到了內地,特別是珠三角一帶,最鼎盛的時候有6萬間工廠,極大地帶動了廣東的經濟發展。香港以「前店後廠」的模式實現了產業轉移,帶動了內地的出口,幫助實現了國家的經濟起飛。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率領香港各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到訪北京,獲國家主席習近平親切接見。習近平在講話中讚揚香港同胞的貢獻,「國家改革開放之初,港澳同胞率先響應,踴躍北上投資興業,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如內地第一家合資企業、第一條合資高速公路、第一家外資銀行分行、第一家五星級合資飯店等。」多個「第一」表明了香港在改革開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香港金融的力量除了早期的產業轉移、投資興辦實業和市場體制機制促進的貢獻之外,對新經濟業態的支持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如今的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其天使投資、管理層、經營模式都無不體現了香港元素。也正是香港元素,阿里巴巴得以獲得初期的融資,得以在迅速擴張的時期得到香港人的財務支持。

應該說,香港金融創新的力量貫穿了內地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這股力量將繼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中得以繼承和發揮,這就是「一國兩制」的魅力所在。

有人在問,「2047年以後,香港會不會實行跟內地完全一樣的制度?」我的答案是:絕對不會。香港的特殊優勢必定可以為國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