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在這3個月的反修例暴亂中,反對派一直與「勇武派」合作無間,表面上反對派政客不斷指不贊成違法暴力,不主張採用暴力手段,但實際上反對派政客卻是大力縱容以至配合暴徒的衝擊行動,一眾老中青政客更熱衷走到衝擊最前線,為暴徒打掩護,以議員身份阻撓警員執法,其中如民主黨林卓廷、鄺俊宇、許智峯;「人民力量」陳志全,以及毛孟靜、譚文豪,以至近日議員生涯一場空的區諾軒之流,更與暴徒合作無間,成為暴徒「最佳拍檔」,是名副其實的「縱暴派」。
為什麼反對派政客突然「勇武」起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反對派覺今是而昨非也不過是為區選考慮而已。反對派眼見「勇武派」奇貨可居,動員力強,而且迷惑到不少青年,於是借這場風波尋求與「勇武派」合作,由反對派負責動員「和理非」支持者,通過發起各種遊行、集會為「勇武派」造勢,讓「勇武派」利用遊行集會作掩護,伺機發動衝擊。之後反對派議員又化身「調解員」出來阻差辦公,縱放暴徒。這一套伎倆在前一段時間反覆上演,直到警方果斷將多名反對派政客拘捕,才令反對派有所收斂。
反對派聯合「勇武派」劍指區選
反對派謀劃與「勇武派」結成聯盟,不但合力煽動這場反修例風暴,更企圖聯合「勇武派」劍指區選。日前被視為戴耀廷「接班人」的區諾軒,就在報章撰文大談反對派議員在這場風暴中的「貢獻」,分析為何「勇武派」要支持反對派參選人謀攻區議會以至立法會選舉。
區諾軒在文中不諱言,反對派可以作為「勇武派」的代表,因為這場運動「難免需要一名群眾相對可信的代表出頭應對,議員正好具備這些條件。」
這些都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反對派在這場風暴中一直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他們表面不贊成暴力,但所作所為卻是在煽動暴力,縱容暴力,他們早已與「勇武派」結成了「不神聖同盟」,謀禍港、謀區選。區諾軒在文中亦提到:「區議會議席連帶影響新界、港九區議會選委會席位,甚至是立法會功能組別代表,茲事體大,以現在社會民意之強,有志之士若想投身社區,實在應該做好本分,盡力爭取」。而更重要的,是支持反對派選舉工程。
讓「勇武派」做選舉工程爛頭卒
言下之意,就是要「勇武派」在區選中投桃報李,為報答反對派在這場運動對暴徒的支持,他們也應該配合反對派的選舉工程,一方面協助反對派進攻無人願意挑戰的「白區」,為反對派牽制建制派參選人,美其名是盡量爭取議席,實際是做反對派選舉工程的爛頭卒;另一方面要求「勇武派」積極參與反對派參選人的選舉工程,幫他們派傳單、搞選舉、洗樓擺街站,將「勇武派」變成「選舉派」,這就是反對派與「勇武派」結盟的真正目的。
反對派要在區議會選舉翻盤,就需要利用「勇武派」,不但是要吸納其票源,要「勇武派」做他們的助選團,更要通過支持「勇武派」繼續抗爭,為這場風波添薪加柴,以持續到區選之前,從而令區議會變得高度政治化,利用高投票率來彌補反對派在地區工作的「空白」。這是一個謀攻區選的計劃,反對派不惜向「勇武派」示好,向這些平日看不起的「廢青」堆起笑臉,為的就是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