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青年議政】青年雙創基地聯盟 跨境創業新模式

2020-01-10

吳子倫 雲浮市青聯委員

近年,粵港政府推出了大量優惠措施以吸引香港青年跨境創業,可是資源碎片化難以應對青年的實際需要。因此,特區政府在2019年施政報告中提議建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下稱:聯盟),整合粵港兩地雙創基地、大學、創投基金等資源,為青年提供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以優化現有的青年「雙創」工作。

對尚未創業的青年而言,他們面對的最大困難是沒有足夠的知識創辦及營運企業。創業者並非單純有創意及研發能力便會成功,他們還需要有敢於承擔風險的企業家特質,更重要的是懂得利用好可觸及的資源以提升營運效率。市面上的相關培訓多半只提供予小範圍的特定群體,例如已經入駐雙創基地的青年,至於希望了解跨境創業或強化自己能力的人士卻無法參加。聯盟可以利用資源優勢,舉辦系統化及具規模的培訓課程,協助青年認識自身不足,並加強他們的創業知識,減少貿然創業的情況,藉此降低失敗率。

對已創業的青年來說,他們在缺乏人脈的情況下難以對接市場資源,使初創企業缺乏可持續性。粵港政府現有的政策經常聚焦於為香港青年提供起動資金。金錢固然重要,但補貼只是一次性,申請流程既複雜又漫長,企業難以依靠有關資金站穩陣腳。就算企業能快速獲得資金,要是其服務和產品得不到顧客持續購買,最終也將會無以為繼。聯盟可以減少雙創基地在宣傳、聯絡及招募團隊上的資源重複使用,集中資源向市場作出具成效的產品和服務推廣。同時更可以協助分配團隊到合適的青創基地,將會帶來行業集聚效應,企業間既可互相幫助,也能引起買家的注意。因此,聯盟所提供的支援遠比單次的資金補助實在,加速初創企業成長。

筆者認為聯盟可理解為「雙創2.0」模式,有望能減少青年在跨境創業上遇到的困難。可是,特區政府必須在組織架構與制度設計及營運上花心思才能使聯盟發揮效果。其中一個重點是平衡各個持份機構的利益,只有資源分配得宜才能維持聯盟的穩定性。此外,香港必須有一個商業化運作的諮詢中心,以分紅制度增加員工找尋項目、兩地青年共組團隊的動力,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讓廣大青年確實抓住上流機遇,有成功實例作依據,這樣才可以吸引更多青年嘗試融入內地,減少大眾的怨氣。盼望聯盟能為香港青年跨境創業帶來一番新景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