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洲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上周,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因素擾動市場情緒,中美將於本周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消息穩住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港股市場延續上行態勢。回顧上周行情,恒生指數上漲0.66%,收於28,638點,國企指數上漲0.12%,收於11,267點,港股日均成交金額為951.2億港元,較前周有所上升,南向資金淨流入為102億元(人民幣,下同)。
行業板塊方面,上周各板塊漲跌互現。其中,資訊科技業上漲3.81%,表現最好,主要是由於美股科技股表現強勢帶動香港科技板塊股價上行;必需性消費業和非必需性消費業也表現較好,分別上漲2.35%和1.99%。原材料業下跌2.40%,表現不理想,主要由於國際金價高位回落,投資者獲利回吐貴金屬類股票;地產建築業下跌0.83%,綜合業下跌0.52%,表現均遜於大盤。
2019年12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低於預期。美國勞工部公佈的12月非農就業報告數據顯示,美國12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14.5萬人,低於預期的16.0萬人,同時,美國勞工部將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由26.6萬人下調至25.6萬人,將10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由15.6萬人下調至15.2萬人,兩個月合計下調1.4萬人;12月份失業率為3.5%,持平於11月份,仍位於50年低位;12月勞動力參與率為63.2%,持平於11月份;12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增長2.9%,低於11月份的3.1%。
美經濟增速或明顯放緩
筆者認為,去年12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低於預期,而且10月-11月份非農就業人數也下修,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放緩。同時,12月每小時工資增速再度跌破3%,意味着新增崗位主要集中在工資較低的低端服務業,就業結構發生了明顯的下沉趨勢性變化,通脹壓力很小。在經歷長達10年的經濟擴張後,隨着中美貿易摩擦負面影響持續顯現,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以及全球經濟增長下行風險增加,2020年美國經濟增速或將明顯放緩。美國12月ISM製造業PMI為47.2,較11月回落0.9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低於榮枯線,創2009年6月以來最低。美國製造業持續低迷正在逐步傳導至就業市場,最終將影響消費需求和經濟增速。
筆者判斷,隨着美國製造業活動持續萎縮,勞動力市場出現放緩跡象,美聯儲2020年將保持鴿派立場,疊加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達成一致,利好股票等風險資產。2019年12月中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調,通脹或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疲軟,2020年內無法回升至2%的政策目標,而加息的前提是通脹持續且顯著回升,這向市場傳遞出鴿派政策信號。美聯儲上周公佈的1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委員們對通脹持續低於2%感到擔憂, 反映了FOMC委員們對鮑威爾關於通脹或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疲軟的觀點普遍認同。
北水持續湧入利好港股
中美雙方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助於改善商業信心和投資者預期,為港股市場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外圍環境。港股市場當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而且仍然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的估值窪地,筆者繼續看好港股市場估值修復行情。在港股市場估值具吸引力的背景下,2019年全年南向資金實現淨流入2,208億元,遠高於2018年全年的淨流入669億元,對香港市場的穩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展望2020年,隨着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將更加緊密,中國內地投資者在香港資本市場上的影響力將進一步上升。截至2020年1月10日,本月南向資金淨流入已達150億元,預計南向資金2020年將實現2,500億元淨流入。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是港股市場潛在價值重估的主要動力和催化劑。
本文為筆者個人觀點,其不構成且也無意構成任何金融或投資建議。本文任何內容不構成任何契約或承諾,也不應將其作為任何契約或承諾。■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