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西亞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中美宣佈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消息,令全球風險規避情緒下降;這對當前處境仍然困難、經濟增長前景並不樂觀的香港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然而,市場對失業率擔憂正在上升,尤其是零售和建築行業。
風險偏好改善 港股走強
在環球積極因素推動下,香港短期資本外流壓力(相較於2019年中期而言)在過去數周內得以緩解,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卻出現明顯差異:股市走強,房價下跌。風險偏好改善令恒指有所反彈,沽空比率下降,而恒指波幅和VIX波動指數的差距收窄,表明本地風險帶來的風險溢價暫時消解。淨外資證券投資流入仍然為正,但中國在岸股票市場吸引了更多來自香港的北向資金。
港元對美元走強,峰值達到7.766,但12個月遠匯仍處於較低水平。港元流動性緊縮導致HIBOR 處於上升狀態,HIBOR-LIBOR息差仍然較大。鑒於息差並未大幅擴大,因此當前港元走強最可能的原因在於貸存比較高和資金需求增加導致的流動性緊縮。
此外,市場上美元對港元的淨看漲期權仍然看跌。鑒於遠期匯率仍然較弱和淨看漲期權缺乏改善,除非出現如大型二次上市帶來的資金需求,美元對港元稍後可能出現回撤。
港元貸存比稍有下降,但2019年11月仍高達90%,表明港元流動性正在趨緊。淨下降來自於存款增長相對稍快而貸款增長放慢。■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