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星光透視 > 正文

目前「有情懷的投資者」難尋 今日動畫片路在何方?

2020-05-08
■萬籟鳴老先生與馮毓嵩(右),攝於1990年。■萬籟鳴老先生與馮毓嵩(右),攝於1990年。

居港多年,馮毓嵩對香港動畫產業也有透徹的觀察。「《麥兜》是很好的作品,既結合市場,又有藝術良心。」電影中的屋h、九龍城、啟德機場的飛機飛過,這些都是基於香港的本土場景,而喚起觀眾共鳴的,還有影片中體現的根植此地的香港精神。馮毓嵩講起幾年前,《麥兜》動畫的團隊也曾找到他,問可否用水墨動畫的技術來拍《麥兜》,他婉拒了:「水墨動畫僅是個形式而已,這樣好的作品,關鍵還是內容,要持續背後的人文關懷。」

沒有環境給年輕人展才能

馮毓嵩直言,香港投資者求返利之心太急切,也導致了藝術上缺乏追求,難以出產雋永之作。這在全中國都是個問題,香港速食文化盛行,這一問題便演繹得更加激烈。「『立等可取、馬上見效』這是投資者行為,作為創作者,不應有這樣的心態。但悖論是,沒有投資,又怎能出作品呢?」因難尋對復興動漫有情懷的投資者,他見到許多有抱負的年輕動畫人畢業便失業,沒有一個大環境可以讓他們施展才能,最多拍一些藝術動畫,幸運的話可以憑此拿到國際獎項,但作品無法走進市場,更無法形成社會效益,也就無望扭轉當下這種不佳的行業「氣候」。政府的「動畫支援計劃」效果亦然,儘管幫到一些個人藝術家,但資助只講投入不問回收,避免與市場結合,也難成大器。

需重視內涵人文關懷而非技術

「這幾年我在杭州做評審,見到不少青年人的作品中特效精彩,看起來很厲害,但技術可掌握,故事不能不下功夫。貪圖技術、特效的炫目,也許會有市場,但故事沒靈魂作品就不會雋永,只是一時潮流。」馮毓嵩始終強調「人文關懷」,他提及奧斯卡近年來有不少未經公映過的畢業生作品參選,說明即便是在市場之下,奧斯卡還是把人文關懷放在首位。他發現,即使是做商業電影,最後賣座的一定是有內涵和人文關懷的作品。「觀眾是有鑒別能力的,因此不能永遠被所謂『市場』牽茖哄C」

立足於香港本土,發掘過去歷史積澱的精華,反思目前的社會動亂與疫情,探索香港該如何從這悲觀中走出來,喚起人們團結奮鬥的精神--這些都是人文關懷。要走出困境,藝術文化是很好的實現通道,以香港的文化力量、世界視野,可汲取的營養超乎想像。「大學院校、藝術機構、政府相關機構,都應當具備社會責任感。」儘管目前社會環境不佳,百業待興,動畫產業發展不在首位,但馮毓嵩相信,只要在其位者謀其政,有力量的人都發揮,什麼時候開始都是最佳時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