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大器晚成】創辦清華國學院 教出曹禺季羨林

2020-06-10

之前介紹過國學大師錢鍾書、王國維等,今回要介紹的,跟以上兩位都頗有淵源。

吳宓(1894-1978),字雨僧、玉衡,筆名餘生,陝西省涇陽縣人。吳宓曾赴美國留學,攻讀新聞學,後改讀西洋文學。吳宓是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也是錢鍾書、曹禺、季羨林的授業恩師,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

吳宓少年時,有即誦成章、過目不忘之才。據說他只要在一塊碑文前小站片刻,將碑文口誦一遍,即能一字不漏默寫而出。他年輕時就喜舞文弄墨,十歲就練筆寫小說,少年開始記日記,終身不輟。

吳宓反對「新文學運動」,一意捍衛國學和文言文,對倡導白話文的胡適意見甚大。他與柳詒徵、劉伯明、梅光迪、胡先驌、湯用彤等創辦《學衡》雜誌,出任總編輯,其宗旨是提倡國學、介紹歐美學術。有一次,吳宓與胡適在一個聚會上相遇,胡適戲問:「你們《學衡》派,有何新陰謀?」吳宓說:「有。」胡適笑蚖﹛G「可得聞乎?」吳宓說:「殺胡適!」此為一時佳話。

在文藝方面,吳宓對《紅樓夢》研究,造詣極深,享譽中外。據說凡聽吳宓紅學演講之人,無不屏息凝神,如醉似癡。他演講時,一人將林、王、薛、賈演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吳宓教學多年,把自己苦心經營十餘年寫成的講義,輯成《文學與人生》一書。該書用中、英、法、拉丁等多種文字寫成,承載了吳宓的哲學與文學藝術思想的核心與精華。吳宓憑借淵博的才識,會通古今中外的智慧,對人生的意義、文人的道德、文學的本質、文學之功用、藝術創作的規律以及一些哲學上的本體論的問題,作出了獨特而新穎的闡釋。

在這再談一些吳宓的逸事。據說吳宓當日組建清華國學院時,特意去請王國維。登門之前,吳宓知道王國維乃清朝遺老,其生活、思想、習性都與別不同,故想定了應對之法。吳宓到了王國維住所廳堂,二話不說,先趴在地下,行三叩首大禮,再起身落座,慢慢提及聘請之事。此舉令王國維大感意外又深受感動,故即場答應。

吳宓對學生錢鍾書分外賞識,關愛有加,曾言:「當今文史方面的傑出人才,在老一輩中要推陳寅恪先生,在年輕一輩人中要推錢鍾書。他們都是人中之龍。其餘如你我,不過爾爾。」據說他每次下課後,總會客氣地問錢鍾書對課堂內容的意見。後來錢鍾書偶爾在寫文章時譏刺恩師,令師生關係一度冷卻。吳宓雖惱,卻總是對這位天才學生十分包容和推崇,而錢鍾書後來也對自己年少輕狂、令恩師不快道歉,並常為恩師著作題字、寫序。 ■蘋果 中學中文科教師

逢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