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言必有中】陶潛仕途不順 歸隱自我安慰

2020-06-10

(續5月27日期)就陶潛而言,後人一致認為他品格清高、「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加以表揚。他不甘為官、瀟灑地歸隱田園,從此「辭官歸故里」,過蚗u遊自在的生活。只管對酒賦詩,與大自然融和。蕭統《陶淵明傳》說:「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元好問《律詩絕句》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可見,世人對他的評價很高,認為他除能放下功名利祿外,還體現了儒家「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

古時社會,文人的出路只有出仕,陶潛有心為朝廷效力,但可惜「時不我予」,得不到器重,只有歸隱田園。不過,就個人認為,到底陶潛是「少無適俗韻」(《歸園田居》),從頭到尾都不愛入仕,到最後「復得返自然」(《歸去來兮辭序》),還是不屑當彭澤令這等小官、在仕途上不順境而退出呢?我對前者說法有所保留。

雖然說,古時文人只有出仕的出路,但陶潛對當官仍是有所憧憬的,並不如他自己所說般自少已喜歡大自然生活。由於陶潛的父家和母家兩方都曾經做過大官,他少壯的時候已有雄心壯志,打算在官場上大展拳腳,從他的作品中可看到此點。

例如《擬古九首》中提到「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兩句,說明他對政治是抱有理想的、對自身抱有建功立業的思想。加上,他多番出仕、歸隱,顯出其歸隱的決心並不大。當最後體會到官場政治與自己的理想不同、受到的挫折日多時,他才立下決心歸隱。

學者李文初說:「陶淵明『性剛才拙』的天性與當時政治上法綱森嚴、世風頹廢的矛盾,是他歸隱不仕的原因。」(《陶淵明論略》)可見,陶潛最為人稱許的清高歸隱的原因,並不單是他酷愛自然,還有的是他在政途上的挫折。他在後期所說的酷愛自然,只是粉飾其政途上的不順境。故此,個人認為陶潛的歸隱原因,某程度上是自我安慰,歪曲事實。像魯迅所講的「阿Q精神」,在政途失意後說一句,「我一向喜愛大自然,現在終於可以返去了,多高興」,多麼的灑脫清高。■區肇龍博士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通用教育學部講師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gs@hkct.edu.hk

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