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財經評述】6月進出口數據齊勝預期 外貿韌性漸顯現

2020-07-17

劉璐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國海關總署7月14日發布的數據,今年6月我國以美元計價的進出口金額為3,807.3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前值為-9.31%;6月出口同比增長0.5%,預期為同比-2.9%,前值為同比-3.3%;6月進口金額同比增長2.7%,預期為同比-9.7%,前值為同比-16.7%。

出口回暖,未來出口韌性逐漸凸顯。以美元計價,我國6月出口總額為2,135.7億美元,同比增長0.5%,前值為-3.3%,市場預期為-2.9%。從今年4月開始,我國出口數據均好於預期水平,6月出口同比數據回暖,升至增長區間。當前疫情的發展態勢仍不明朗,依然在全球蔓延,美國出現第二波疫情,單日確診人數上升至5-6萬人。因此,世界經濟面臨嚴重衰退的局面和風險,國際貿易和投資均大幅衰退,我國的進出口受到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出口「負轉正」受防疫物資帶動

6月出口「由負轉正」主要依然受到防疫物資的帶動。紡織品、醫療器械以及塑料製品均與口罩、呼吸機等防疫物資相關,其6月同比變動分別為56.72%、99.96%以及84.05%,合計拉動出口增長4.9個百分點。此外,疫情造成的「宅經濟」消費也對出口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手機出口從數量和價格因素的角度均較為樂觀,手機出口數量較上月增長21.87%,出口金額較上月增長7.87%。

從出口國別的角度,6月我國對東盟和美國出口總額同比變動分別為1.61%和1.4%,在我國6月總出口佔比分別為14.2%和18.7%。東盟在我國貿易夥伴中呈現地位穩固提升的態勢,其主要由於東盟整體疫情防控形勢相對較好,疫情基本得以控制,且與中國貿易合作的結構更為優化,雙邊貿易合作持續深入。

東盟7國6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雖然僅43.7,但較5月的35.5已有較大提升,主要表現為產出的萎縮有所放緩;我國PMI新出口訂單6月錄得42.6,雖然也處於榮枯線之下,但較5月提升了20.68%。因此,從外需的角度看,我國的出口的回暖與出口訂單集中完成交付相關,疫情進入平台期的海外經濟體復工復產不斷推進,需求逐漸恢復。

中美經貿協議進一步推進,進口漲幅較明顯。以美元計價,我國6月進口總額為1,671.5億美元,同比增長2.7%,預期為同比-9.7%,前值為同比-16.7%。超預期的進口數據是本次外貿數據中的亮點,主要表現為重點商品的數量和價格因素紛紛回升,尤其是大宗商品以及農產品。

從美大量進口農產品起支撐作用

6月大豆的進口數量同比上漲71.43%,進口金額同比上漲71.83%,結合我國從美國和東盟進口金額同比變動數據來看-11.33%和16.7%,說明我國農產品進口受到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國和東盟自貿區升級的《議定書》約定的影響,對我國進口整體起到支撐作用。

此外,鐵礦砂6月進口數量同比上升32.35%,進口金額同比升25%;肉類產品上半年進口數量同比上漲73.5%,進口金額同比升100.4%;煤及褐煤上半年進口數量同比上漲12.7%,進口金額同比升2.3%。因此,從量和價兩個層面,大宗商品和農產品均對進口產生重要的貢獻和拉動。

海外疫情存在反覆的趨勢,歐美失業率和經濟難以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我國出口依然不容樂觀。從上海航運交易所的調查顯示,中國發往美國的海上集裝箱現貨運費刷新了2009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高值,說明從國際航運角度看,外需有所回升,對於出口存在一定的支撐。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外經濟體雖然紛紛重啟商業和經濟活動,但外需完全的修復還需一段時間,且受到疫情反覆的影響,未來出口依然承壓;進口受到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要求的影響,未來將進一步增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