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忽然想起余澎杉

2020-08-10

潘國森

余澎杉是誰?

今時,任何自稱致力為「香港民主自由」抗爭的鬥士都不會理會余某。常言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當年余某「因言賈禍」,香港的大學學生會循例撲出來聲援,不過廉價的「公義」無法持久。

余澎杉1998年生於新加坡,華裔,當過童星,今年足21周歲,不再是小孩了。2015年新加坡政界巨人李光耀逝世,當時余某中學未畢業,上載了抨擊李光耀的視頻到互聯網。不過他真正吃官司的言論,卻是「傷害他人宗教或種族情感」和「發放猥褻物品」等別的罪名。然後,他被關進精神病院、坐牢、在新加坡鬧市被憤怒的路人掌摑......最後跑到美國,成功得到政治庇護。

傳統上香港的「民主鬥士」總是跟隨歐美列強的意向,定性李光耀為「獨裁者」。而且李氏不論在掌握國柄,抑或到退休後作為「資政」,都經常為中國政府說好話。「黑暴港娃」以北京為敵,李光耀以北京為友,余某則以李光耀為敵,那麼不必拿出算盤,也可以算得出余某是「朋友」了。

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巴麥尊(Lord Palmerston,1784至1865)曾有名言:「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當余某的言論對香港的「革命」不能貢獻分毫,這個舊朋友死活就可以不理了。

當年香港還有不少人盛讚余某「敢言」什麼的,倒也奇聞!這傢伙的「言論」,對個人、家庭,以至社會有什麼裨益呢?他侮辱了李光耀之餘,又有沒有任何可以幫助新加坡脫離「獨裁政治」的良方妙藥呢?他批評自己不喜歡的宗教,又有什麼高見可以幫助這些宗教改進呢?

當然,是什麼都沒有。

余某曾經是天主教徒,後來算是「破門出教」,聲稱「耶穌欺騙世人」。香港的「黑暴娃娃」則以「耶穌」為友,他們還發放過一張漫畫文宣,當中的「耶穌」還在安撫全副「黑暴制服」的示威暴徒呢!香港抗爭者由是不能再聲援余某了。

筆者從余某在視頻中的講話和肢體語言,可以判斷此人有點躁狂,心中滿是仇恨。恕筆者愚魯,實在不明白他如何「優秀」、如何「敢言」。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流行一句「潮語」叫:「牛肉在哪?」(Where is the beef?)原本是漢堡包連鎖店的宣傳口號,旨在諷刺競爭對手的產品麵包大大而牛肉小小。後來這句口號用到政壇,再成為質疑任何意念、事件和產品實際內涵的金句。這真是放諸四海皆準。於是人們遇上沒有什麼可觀內容的事物,都可以問:「牛肉在哪?」這也是筆者要問余某,以至今天香港一眾「學運領袖」的話。

余某到了美國之後,已經不能吸引香港社會的眼球,他今後的人生將會何去何從?

到了號稱最有「言論自由」的國度,余某的「新意」是發放支持「戀童癖」(Pedophilia)的言論。本欄的老讀者當不會將之與「孌童癖」(Pederasty)混為一談。「戀童癖」泛指成年人對未成年兒童的「愛和慾」,字面上不分性別,不過主流當然是男人垂涎未成年女童。「孌童癖」則專指男人垂涎未成年男童。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