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應爭取國際話語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11]     我要評論

劉夢熊 全國政協委員 百家戰略智庫主席

 基於全球經濟一體化唇亡齒寒的道理,中國當然要做個負責任的大國。但原則很清楚,首先是合乎自己的國家利益;其次是自己力所能及;此外,在因應世界金融海嘯,重整國際經濟新秩序時,中國必須爭取擁有與自己的實力和貢獻相匹配的話語權。

 金融海嘯重創了美國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的同時,亦令歐盟成了重災區;二戰後美、歐、日首次同步陷入經濟衰退。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等以輸出能源為主要收入的國家也受池魚之殃;韓國、台灣等以電子產品出口為主導的國家和地區雄風不再。唯獨擁有十三億人口內需市場,以及掌控近兩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在國際性經濟衰退的大氣候下,仍全力爭取零九年GDP增長百分之八,傲視全球,可謂「風景這邊獨好」!

清醒看待「負責任大國」說詞

 正因這個緣故,金融海嘯中遭殃的歐美諸國,一再以「做個負責任大國」為說詞,誘使中國「英雄救『美』」,企圖讓中國為美國貪婪、不負責任、放任自由、疏於監管而釀成的巨額金融爛賬埋單,這當然是一廂情願!

 此時此刻的中國,應謹記不要做救豺狼,後來幾乎被狼吃掉的東郭先生;更不要成為「農夫和蛇」中暖活毒蛇,最後卻被蛇咬死的農夫。應把握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全局,以豐厚的外匯儲備為王牌,以龐大的內需市場為依托,穩定企業,穩定就業,把國內事情搞好的同時,為國家爭取在世界經濟新秩序中享有的話語權。

 曾記否?四年前美國第八大石油公司「尤尼科」經營不善,招標求售,中國的中海油出到最高價,結果「價高者不得」。原因是美國國會反華政客以「不容中國國有企業插足美國戰略產業」為由加以阻撓。

 曾記否?中國連續十年鋼產量超過二億噸,居世界第一位,亦是全球鐵礦砂最大進口國。但四年前巴西和澳洲三大鐵礦砂供應商在日本支持下一次過加價百分之七十九,中國毫無討價還價能力,被迫就範。其後連續兩年再來「三級跳」加價,中國亦唯有忍氣吞聲接受。

 由此可見,西方發達國家一向把中國作為「冤大頭」,並未平等相待。美國債券就叫中國買,話語權就沒有中國的份!什麼世界經濟、金融秩序的制訂,什麼遊戲規則,全部由華盛頓說了算。中國不要說決策權,連參與權也談不上。甚至八國集團(G8)也將中國摒除在外。中國在國際經濟秩序中所擁有的話語權與本身的實力和貢獻極不相稱!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倡導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基於中國是「世界工廠」,對能源、礦產有巨量需求而又「地大物不博」的國情,正好趁金融海嘯的機會,改變以往外匯儲備太側重投放於美國債券和美元資產的格局,「好鋼用在刀刃上」,重點佈局海外能源、礦產及大宗物資市場,趁低吸納能源、礦產項目控制性股份,保障合理價格和穩定供應,為國家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基於全球經濟一體化唇亡齒寒的道理,中國當然要做個負責任的大國。但原則很清楚,首先是合乎自己的國家利益;其次是自己力所能及;此外,在因應世界金融海嘯,重整國際經濟新秩序時,中國必須爭取擁有與自己的實力和貢獻相匹配的話語權。中國爭取的目標很明確,應包括:

爭取話語權 保障自身利益

 第一,制止貿易保護主義。長期以來,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商品,對壓抑全球通貨膨脹作出巨大貢獻。而保護主義既損害進口國消費者利益,也對中國作為出口國構成不公平。最近美國對三大汽車公司注資紓困救援的同時,又指摘中國鋼鐵傾銷,揚言將進口關稅由百分之三十五增加到百分之四十,這是毫無道理的。我國必須以美國最大的國際債權人之一的身份,向美方嚴正交涉,要求美方對日漸抬頭的保護主義加以約束。在成衣輸美方面也有類似摩擦,美方應節制。

 第二,應向美國和歐盟主要國家交涉,重新改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增加中國的股份比例,允許中國參與決策機制,汲取金融海嘯教訓,重整國際金融監管機制。並將中國納入「G8」,擴充為「G9」,發揮中國在重建國際經濟新秩序過程中代表發展中國家合理權益的獨特作用。

 第三,值此國際經濟寒冬的降臨,買方市場重現之際,應提請國際主要供應商注意,大宗能源、礦產原料定價必須顧及中國利益,重視中國作為大買家、大用家的話語權。應當貫徹「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保障中國採購能源、礦產的合理價格和穩定供應。類似前幾年巴西、澳洲在日本支持下,操縱鐵礦石價格「三級跳」卡中國脖子的事不容再現!再有在市場准入方面,中國在海外能源、礦產項目收購合併必須受到公平待遇,不得以政治藉口設置人為障礙。

 總之,「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中國不趁此良機爭取在國際經濟秩序的話語權,更待何時!

相關新聞
中國應爭取國際話語權 (2009-02-11)
香港發展可借鑑芬蘭經驗 (2009-02-11)
加快工程上馬紓緩建築失業 (2009-02-11)
政府應跟進消委會報告 (2009-02-11)
如何看待CPI和PPI走勢 (2009-02-11)
軍委會議傳遞改革發展信息 (2009-02-11)
保護主義抬頭 香港不容忽視 (2009-02-11)
領導幹部過硬的執行力來自哪裡? (2009-02-11)
「正月外交」增強中國影響力 (2009-02-11)
政策自相矛盾的底蘊 (2009-02-10)
美國越來越需要依靠中國 (2009-02-10)
奧巴馬「合作」外交低調登場 (2009-02-10)
打擊醉駕不應只是三分鐘熱度 (2009-02-10)
要企業家有良心並非苛求 (2009-02-10)
加強規管減意外 守法駕駛保安全 (2009-02-09)
台灣失業潮令人憂慮 (2009-02-09)
今日的決定改變更遠的未來 (2009-02-09)
如何看待中國的外匯儲備 (2009-02-09)
特赦扁非馬治台關鍵 (2009-02-09)
美國為何要拿中國說事? (2009-02-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