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從拜登演講看奧巴馬外交新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12]     我要評論

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拜登的演講表達了對穆斯林世界的善意,對改善美國與伊朗關係、美國與俄國關係的意向,完全沒有提及中國(也完全沒有提及日本)。這很容易理解,中國不是美國的麻煩,相反奧巴馬政府要達到其全球目標,必須傾聽中國的意見,與中國接觸、協商,中國不是美國的盟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

 改朝換代後的美國政府,特別是總統奧巴馬究竟如何設置外交政策議程,白宮如何看待今日世界,美國如何處理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奧巴馬有沒有一個對未來遠景的規劃?在美國副總統拜登7日在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的演講,可以看出端倪。

 慕尼黑會議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安全問題論壇,過去美國都是派國防部長出席這個論壇,這次美國政府派出副總統為首的代表團,顯然是要以這個論壇宣示美國新的外交政策。

告別單邊主義 加強國際合作

 拜登的演講表明,奧巴馬要與布什政府的單邊主義一刀兩斷,代之以多邊協商。拜登說:「首先,我們將盡可能地通過夥伴關係行事,只有在必須時才單獨行動。我們面臨的威脅無國界。任何一個國家,無論多麼強大,都無法單憑自己的力量最有效地抗擊這些威脅。」「因此,我們將接觸。我們將傾聽。我們將磋商。美國需要世界,正如我認為世界也需要美國一樣。但是我們要告訴我們的朋友,我們的聯盟、條約以及我們成立的國際組織必須具有公信力和效力。這要求作出共同承諾,不僅傾聽和遵守規則,而且要在發生明顯違規行為時採取執行行動。」一方面是接觸、傾聽與協商,另一方面也要求美國的朋友與盟國共同承擔。美國不可能包打天下,也不可能做世界警察。

 其次,美國外交的優先順序,首先是尋求國際合作共同對付經濟危機而不是將反恐戰爭置於最優先的位置。拜登說:「在美國——如同在座的許多國家一樣——我們正在採取強力措施,以期穩定我們的金融系統,為經濟助推,為二十一世紀的增長打下新基礎。我們將與國會合作,進行戰略性投資,創造和挽救約300萬至400萬個工作機會,並在此過程中增強我們的長期競爭力。」「我們必須最大限度地進行合作,確保我們的行動相輔相成,竭盡全力應對這場全球性危機。美國正在努力履行自己的義務。奧巴馬總統期待著把我們的信息帶往4月在倫敦召開的20國集團會議。」

 奧巴馬政府將救助經濟作為首要任務,是務實的做法。如果自己的經濟問題都解決不了,一切都無從談起。

對布什外交政策的調整

 第三,美國面臨哪些問題?拜登說:「就在解決經濟危機的同時,我們還須應對兩場戰爭,阿富汗戰爭已經歷時八年,伊拉克戰爭也進入第六個年頭。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新世紀中還有另外一些因素會產生影響: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危險的疾病和流行性傳染病;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失敗國家中的民族仇恨情緒;迅速變暖的地球以及前途未卜的能源、食品供應和水資源。此外,激進的基本教義對自由和安全的挑戰也不可忽略。」看來,奧巴馬確實將伊斯蘭基本教義的威脅放在最後,美國政府強調了全球的公共衛生、環境、貧富差距與資源問題,這些都是布什政府漫不經心而又是國際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

 第四,拜登代表美國政府宣佈了一個這樣的目標:「到2015年把赤貧狀況減少一半;幫助解決全球教育資源欠缺;免除世界上最貧困國家的債務;發起新的綠色革命,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糧食;推進民主,不是憑借外力,而是與政府中的溫和派及公民社會合作,建立保護自由的機制——坦率地說,這是確保自由的唯一途徑。」「我們還決心為我們的這個星球建設一個可持續的未來。我們已經作好準備,要重新以自身行操作表率。美國將對環境變化採取果斷措施,並與志同道合的國家一起尋求能源保障。」雖然拜登也講要推進民主,但卻指出「不是憑借外力」。這同布什、切尼試圖以武力在中東推行民主,顯然是完全不同的方式。可以認為,這是美國的政治精英在經歷了布什政府的大失敗之後的一種反省,至少美國的決策者已經開始理解,濫用武力不僅無法推行民主,而且是在破壞民主,是自毀美國的根基。

 奧巴馬經由拜登向國際社會宣佈的這一外交新政,也繼承了民主黨的一些理念,包括比較重視環境、教育和公共衛生問題,比較重視其他國家的想法,知道只要世界上還存在不少貧窮國家或「失敗國家」,這個世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穩定與繁榮,不可能有長治久安。

相關新聞
從拜登演講看奧巴馬外交新政 (2009-02-12)
薩科齊須為中法關係惡化負責 (2009-02-12)
內地可考慮推行「居屋」計劃 (2009-02-12)
資金持續流入香港的潛在風險 (2009-02-12)
冀兩岸早建軍事安全互信機制 (2009-02-12)
中國應爭取國際話語權 (2009-02-11)
香港發展可借鑑芬蘭經驗 (2009-02-11)
加快工程上馬紓緩建築失業 (2009-02-11)
政府應跟進消委會報告 (2009-02-11)
如何看待CPI和PPI走勢 (2009-02-11)
軍委會議傳遞改革發展信息 (2009-02-11)
保護主義抬頭 香港不容忽視 (2009-02-11)
領導幹部過硬的執行力來自哪裡? (2009-02-11)
「正月外交」增強中國影響力 (2009-02-11)
政策自相矛盾的底蘊 (2009-02-10)
美國越來越需要依靠中國 (2009-02-10)
奧巴馬「合作」外交低調登場 (2009-02-10)
打擊醉駕不應只是三分鐘熱度 (2009-02-10)
要企業家有良心並非苛求 (2009-02-10)
加強規管減意外 守法駕駛保安全 (2009-02-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