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浩 香港浸會大學教授
成龍在海南博鰲論壇上表示,香港與台灣很自由,但也很混亂,他不知自由是否好,中國人是需要被管的。有關言論惹來不少批評。本港反對派人士亦不甘人後,批評成龍為求打入內地電影市場,不惜要作政客藝人,向北京獻媚云云。成龍回應稱:「我談了5分鐘的話,某些傳媒就斷章取義,前面的不講,後面的不講,只把中間的話拿出來,大做文章!」
盛世下總有強政勵治的政府
勿論諸位如何理解成龍此言,筆者深切地認為,成龍言論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中,多次提到中國人如一盤散沙。喜內鬥、不服氣、做事散漫,如此能不管嗎?自古以來,盛世下總有強政勵治的政府領導,哪有萎靡不振的政府能幹一番事業的。看看秦、漢、唐、清,均有強力政府,組織社會上下;中國若無組織力強大的政府,不是一盤散沙才怪。清末民國時,中國人口達五萬萬人,亦被西方列強入侵至體無完膚,軍閥割據可謂禍害至深。
參看外國發展經驗,凡現時已是發達的國家,在其經濟發展階段時,均非實行民主政制。曾被稱為日不落的英國,由1750至1900年經濟發展速度最為驚人,但這150年間並非實行民主政制,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民主直選才基本上成立。美國經濟急劇增長見於19世紀,當時奴隸制度依然存在,黑人沒有選舉權利。日本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1865-1939年),70多年間,經濟上揚,全面現代化,難道當時日本已實行了民主政制嗎?再看50至80年代發展一日千里的亞洲四小龍,當時她們都非民主政制的。
換句話說,一個國家要建設經濟現代化,乃需要一個強力政府去把社會上下組織起來。若無十足的經濟基礎,便硬要行民主政制,經濟難以有所作為。印度及菲律賓早已實行民主政制,但觀乎數十年後的今天,經濟發展未見滿意,本港須引以為鑑。
反對派對誰來管治有雙重標準
「中國人是需要管的」惹起反對派人士的反感。港英政府管治時,香港有民主嗎?為何不見他們批評殖民政府不民主、不尊重人權呢?顯而易見,這些高談民主的人,甘心被外國人騎在頭上。這批「民主勇士」,對被誰來管治存有雙重標準,在英國殖民政府管治下,默不作聲;而今香港回歸中國,實行高度自治,卻高喊民主、要求普選等,反對派這副喜內鬥、不服氣的德性,令人難以恭維。難道「民主勇士」想香港步印度及菲律賓後塵嗎?
「一國兩制」不等於香港獨立,「兩制」之下「一國」先行,有些人只看「兩制」,漠視「一國」,將這個方針演繹成,中央政府只可管香港的外交及國防事務,其他事務一律不能管云云,這實非「一國兩制」的原意。
反對派在外國政府對港事務說三道四時,為何默不作聲呢?為何國內官員對港事務有意見時,便肆意批評?港英政府末代總督彭定康最近一次回港,亦就香港某些事務發表意見,為何不見這些人出來反對他呢?當外國政權,如英、美政府,對本港發展說三道四,卻不見這批「衛道」之士對這些外國勢力加以鞭撻,反之對中國官員卻倒戈相向,這不就是雙重標準的又一佳例嗎?
這些「民主勇士」天天談民主,實為香港社會「倒米」(廣東話俗語,意即自己踐踏自己的利益)。回歸十載,從許多事例看來,中央都是一心為香港好。沙士過後,內地實施自由行,讓內地居民來港消費,促進本港經濟復甦;現時金融海嘯下,中央更設香港為海外人民幣結算試點,中央之特別關照本港於此等事例上充分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