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新
2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和多次交涉,在白宮會見了達賴喇嘛。此時,距他高調訪問中國並與中國領導人發表《中美聯合聲明》剛剛過3個月,距美國政府正式宣佈對台64億美元軍售僅18天。
挑戰核心利益
奧巴馬為了內政需要,雖然明知中國會有強烈反應,但基於對中美關係多年來「鬥而不破」的判斷,仍然會見達賴這一被中國視為「分裂國家」的爭議人物。
不過,對於這一被中國視為挑釁的舉措,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一是這一行為從去年就已提出,卻推遲了3個多月後才落實;二是奧巴馬選擇了2月18日接見達賴,這恰好是中國的農曆大年初五,舉國上下仍沉浸在過節氣氛之中,多數部門特別是新聞媒體尚未正式上班;三是奧巴馬用的是閉門會見而非公開接見,與此前小布什的手段如出一轍。這三個細節一方面說明中美之間圍繞這一問題已進行了持久的較量和背後博弈,另一方面說明中國雖未成功阻止這一行動,但奧巴馬當局仍然投鼠忌器,部分顧及了中國方面的情緒和反應。
儘管有上述三個細節做背景,儘管奧巴馬這次會見達賴也不過是美國總統自1991年首開先例以來第12次會見,但是,這一事件的嚴重性仍足以引起中美雙方高度警惕。因為,在觀察家們列出的所謂「中美博弈大清單」中,西藏問題與台灣問題一樣,事關中國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屬於攸關中國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一如阿富汗問題、伊拉克問題、伊朗核問題等均屬美國核心利益問題一樣。
應有適度反擊
去年11月奧巴馬首訪中國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中,以及和胡錦濤會晤後會見記者時的講話中,均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全新表述,顯示雙方在這一方面的默契和期望。但是,奧巴馬為了內政之需,全然不顧對方的核心國家利益關切。那麼,中方在攸關美國核心國家利益的領域,如伊朗核問題、阿富汗問題等方面進行適度反制,則是完全應該的。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中美這種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對抗較量的複雜「競合關係」,與當年國共兩黨結成統一戰線共同抗日的形勢有些相似,只不過與後者「救亡禦侮」的目的不同,前者結成新型「統一戰線」的目的是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保護本國國家和民眾利益。儘管目的不同,但統一戰線的維持秘訣卻可以通用,即「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而鬥爭則需秉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由此觀之,對於奧巴馬會見達賴的嚴重性雖然較之對台軍售稍遜,但仍然挑戰了中國核心國家利益,所以中方選擇如伊朗核問題等打擊點進行精確反擊,並綜合研判下半年美國在匯率等問題上的表現,尤其是國會中期選舉形勢,做出是否推遲胡錦濤主席訪美的應對措施,也是完全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