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法國掀起氣候大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4-06]     我要評論

鄭若麟 資深傳媒人

 春天剛剛突破寒冬的封鎖,「氣候變暖派」本周便對「氣候懷疑派」發起了「絕地大反攻」:410名法國科學家聯名上書高教與科研部部長貝克蕾絲,公開要求後者進行干預,以促使前教育部長克洛德.阿萊格停止對「氣候變暖論」的質疑。阿萊格以知名地球物理學家、並曾獲得該領域最高科學獎的科學家身份,出版了《氣候騙局》一書,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索。410名科學家的「交戰對手」除了阿萊格以外,還有一位重量級科學家:法國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凡森.古蒂伊奧;以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塞爾熱.加朗,兩者亦為法國著名的「氣候懷疑派」科學家。410對3,是這場「戰爭」的總體態勢,比之當年伽俐略的處境略有改善。

公開信引爆氣候大戰

 公開信在法國捲起軒然大波:要求政治家干預科學爭端,在今天的世界上還是相當罕見的。左翼《世界報》、《解放報》等均在頭版頭條大幅刊載和評論這場「戰爭」。410名科學家的憤怒緣於三點:一是阿萊格的新書在法國大為暢銷,高居非小說類書籍暢銷榜首,已經售出12萬冊。這對法國輿論日益質疑「氣候變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二是阿萊格在書中使用了「黑手黨」、為「金錢」而「墮落」等字眼來描述國際氣候領域的某些機構和專家,顯然傷及法國這部分科學家。他們怒不可遏地稱阿萊格的指責是「謊言」。三是法國輿論在經過雙方的多重交鋒後,出現朝着向不利於「氣候變暖派」方向移動的明顯趨勢。因此,通過撰寫並在網上徵集了數百名科學家簽名後,410名科學家發表了這封公開信。簽名科學家的領域包羅萬象,從天體學、冰川學、地球化學、地球學、海洋學等均有。

 在去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召開之前,法國輿論曾一邊倒地傾向於「氣候變暖論」。當時氣氛令人窒息:峰會將是人類拯救地球、也就是拯救人類自身的「最後機會」。「交戰」雙方顯然是「變暖派」處於絕對優勢。然而峰會之後,地球仍然在轉動,並且出現罕見的寒冬,這使得法國公眾輿論出現動搖。而正是在此時,阿萊格、古蒂伊奧等人頻頻出現在法國媒體,特別是古蒂伊奧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幾個講座,在網絡上廣泛傳播,與變暖派展開了「短兵相接」的交鋒。但對「變暖派」最沉重的「打擊」來自於兩方面:一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承認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出錯,如宣稱「喜馬拉雅山冰川將在2035年融化」;二是法國政府在地方選舉慘敗的壓力下宣佈取消遭到普遍質疑的「碳稅」。這使「變暖派論」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遭到「突襲」,戰線出現了「缺口」。因此,410名科學家的公開信便成為「絕地大反攻」。

政治干預科學 令人質疑

 這封公開信暴露了有關氣候問題爭論的焦點已經遠遠超出科學的領域。關鍵問題並不是氣候變暖是否已經是一個科學結論,而是對一種即使是大多數科學家都贊同的理論,是否有着科學質疑的權利。科學是不能通過民主的方式、少數服從多數或行政命令的手段來確立的。就在《解放報》的社論裡也承認,公開信「向政治家求援,逼他們在超出其領域的方面表態,確實令人產生疑問」。法國高教與科研部長貝克蕾絲亦表態,「科學問題應由科學家來解決」,而不是由她以一個政治家的身份來裁決。她責成法國科學院組織一場學術辯論來澄清相關疑問。

 這場「戰爭」遠未到決出雌雄的地步。應該說,阿萊格和古蒂伊奧等「氣候質疑派」處於劣勢。法國從政府到精英集團,包括大眾傳媒,基本上都是站在「變暖派」一邊的。但科學既非政治家、亦非普羅大眾可以決定的。科學需要求證,需要反覆質疑、證明、再質疑、再證明……唯一可以肯定的,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之前,國際輿論對「科學界對氣候變暖」存在着「共識」的說法,到今天已經大致不再存在。科學界有「一小撮頑固不化」的「氣候變暖質疑派」,已經為國際輿論所了解。

相關新聞
西座內望:補選已經變質 投票有何意義 (2010-04-06) (圖)
西方走廊:美國將為「貿保」付沉重代價 (2010-04-06)
法國掀起氣候大戰 (2010-04-06)
政經多面睇:航空工潮頻生的原因 (2010-04-06)
書生意氣:「公投」危害主權安全 (2010-04-06)
雪泥鴻爪:觀浩瀚蒼穹 思人生意義 (2010-04-06)
解惑篇:政府應防範「公投」成為「慣例」 (2010-04-05) (圖)
憶徐展堂二三事 (2010-04-05)
社民連連環計 公民黨心中刺 (2010-04-05)
頂天立地:處理罷工效法新加坡 (2010-04-05)
田園快語:延續七人欖球賽盛事 (2010-04-05)
藍天說地:關注人民幣匯率問題 (2010-04-05)
愚人節談普選 (2010-04-05)
西方議會的國家意志與功能組別 (2010-04-03) (圖)
香港應爭取全面開展人民幣保單業務 (2010-04-03)
中俄交流合作的新亮點 (2010-04-03)
加強問責制 落實《信息公開條例》 (2010-04-03)
東張西望:核裁軍 中國佔據三個道德高地 (2010-04-02)
冷眼向洋:港台關係邁向新階段 (2010-04-02) (圖)
蔡英文的祖墳 (2010-04-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