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
最近,我到西班牙巴塞羅那開會,經倫敦轉機,適逢英國航空機艙服務員罷工,無獨有偶,由巴塞羅那回港之後,就聽到香港國泰航空的機艙服務員也在考慮罷工。
一向以來,機艙服務員這份工作一直是許多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女性所嚮往的工作,每逢航空公司舉行機艙服務員招聘會,總是人山人海。
可是,很奇怪的,令人嚮往的工作竟然是最經常鬧工潮的工作,過去許多年,各種各樣的工作中,鬧工潮最多的可能就是機艙服務員,對了,機師也經常罷工,而機師更是人人羨慕的高薪工作。
為什麼高薪工作、令人嚮往的工作卻經常鬧工潮?機艙服務員與機師們是不是有外人不得而知的辛酸?
或者,國泰航空管理層是一群差勁的經理?過去許多年,我們似乎只聽到西方航空公司出現工潮,很少聽聞東方的航空公司出現工潮,新加坡航空公司似乎從沒發生過工潮,泰國、馬來西亞、韓國、中國大陸、日本、印度……也難得聽聞有工潮,獨有香港的航空公司會出現工潮。
如果機艙服務員與機師是許多人搶着做的優差,為什麼會經常不滿工作待遇與工作條件?國泰是不是該反省反省?照理,國泰的工資不會比其他航空公司差,那麼,不滿又出在什麼地方?
薪津優厚 何以工潮不斷
每逢有航空公司罷工,都會成為國際新聞,因為航空公司罷工影響全球的旅客,旅客心態是各打二十大板,一方面責怪參與罷工的機師或機艙服務員搞亂他們的行程,另一方面也責怪航空公司管理層的無能,管理不當。
最近我在倫敦與巴塞羅那間的行程,最後竟也順利完成。原來,英國法律禁止工會強迫所有的員工罷工,結果是有人罷工有人上班,這樣的結果最後失敗者一定是員工。航空公司將所有願意上班的機艙服務員集中在某一些班次,然後取消另一些班次。把不同班次的旅客逼進同一架飛機裡。那麼做航空公司還可以節省一些燃油及工資,航空公司並沒有經濟上的損失,相信將來的談判也必然更強硬。
我也留意到,最容易發生工業行動的時間往往是經濟剛渡過嚴冬,走向復甦之時,經濟大衰退,員工不敢採取工業行動,擔心連飯碗也不保,經濟旺盛時,企業聘請不到員工,只會不斷地加薪請人,員工也沒興趣搞工業行動,有什麼不滿,大可轉工跳槽,東家不打打西家。
而目前,正是上述的經濟復甦初期,政府與企業都得打醒精神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