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抓住三大機遇 謀劃香港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12]     我要評論

計佑銘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政改方案的通過有三大啟示:一是本港的政制發展離不開中央的大力支持;二是任何重大的政策都必須在社會上有廣泛共識時才可推行;三是政制問題不能脫離經濟民生。無論是政改前行,還是民生改善,都須以經濟發展為基礎。03年七一遊行,與經濟陷於谷底直接有關。近年本港經濟逐漸回穩,社會怨氣減少,為政制前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現在政制問題暫告一段落,社會更應聚焦經濟民生,抓緊國家全面開放帶來的「內地城鎮化、人民幣國際化和內地經濟轉型」等三大機遇,培育新的產業引擎,尋找新的經濟增發點,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經濟民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

 潮平前路闊,風正千帆懸。政改方案通過,過去長期困擾本港社會的政制問題暫時得到解決,社會可以將時間精力重新聚焦在經濟民生的議題上。經過政改一役,市民清晰地看到,不論是尋求社會發展或是政制的進步,基本條件是要保障本港的經濟民生穩定,否則,社會動盪,民生凋弊,任何發展無從談起。本港政制能夠揚帆啟航,原因固然很多,而穩定的社會經濟環境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在政制問題暫告一段落,社會更應將焦點由政制轉為經濟民生範疇,建言獻策為本港尋找新的經濟增發點。

 由於歷史原因,內地在很長一段時間與國際社會隔離,本港成為了內地與國際商貿往來的唯一橋樑,因而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隨著改革開放的擴大和深化,內地近年已經積極融入國際社會,在環球經濟上更擔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本港的中介地位難免受到削弱。香港的發展,需要有新的思維,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內地擴大開放提供新的機遇

 實際上,國家的快速發展,也為本港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關鍵是本港能否抓住機遇。目前,內地的全面開放正為本港提供了三大發展機遇。

 一是內地城鎮化機遇。貿發局最新出版的市場研究報告《中國城鎮化:香港基建及房地產服務的商機》指出,現時內地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還在農村內。聯合國預計中國的城鎮化率將會由2009年的46.6%提升至2030年的60.3%。這組數字顯示,中國相比其他發達國家80%至90%的城鎮化率有明顯的差距。若內地的城鎮化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內地的城市將會經歷巨大的轉變,這對本港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在內地推行城鎮化的過程中,建築、工程以至金融服務等行業的需求勢將大幅增加。本港企業自八、九十年代起已大舉進軍內地市場。內地的中小型城市或二線城市的快速發展,必然會為香港業界製造商機。現時本港應善用CEPA的制度優勢,推動更多企業進入內地。同時,當局應積極宣傳推廣CEPA內容,既讓更多港商了解CEPA與自身的關係,亦藉此推動更多港商打入內地市場,尋找更廣闊的空間。

 二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金融海嘯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了歷史的機遇,但人民幣國際化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未來五到十年,是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和人民幣不斷國際化的關鍵期,在人民幣資本賬仍未完全開放之前,亟需要一個安全的金融市場擔當先行先試的角色。本港有完善的金融基建,法制健全,與國際市場充分接軌,環顧內地的主要金融市場,本港是最有條件擔當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場。同時,本港亦可憑著人民幣龐大的發展潛力,提升本港金融中心的實力。

 不過,人民幣國際地位與日俱升,前景秀麗,不少城市都爭相成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目前本港最大的問題是人民幣業務量不足,至今年3月底止的總額僅700億左右,佔本港存款總數百分之一點三,制約了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因此,當局一方面應積極推進與珠三角的金融合作,吸引更多人民幣轉移到本港,並爭取內地機構和企業在港發債,擴大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規模。同時,當局應積極與中央有關部門聯繫,爭取更多人民幣業務落戶本港,並放寬每天兌換人民幣金額等限制。更重要的是,人民幣國際化,中央最關注的是金融安全問題。本港須做好萬全準備,規範資金流向。只要本港能夠把握好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既可為內地金融開放積累經驗,更有利本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兩地同樣可承受其利。

 三是內地經濟轉型的機遇。內地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現時已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然而,內地以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三來一補」為主的經濟模式,逐漸出現瓶頸,低技術低增值高污染的產業破壞了內地的生態環境,透支了稀缺資源,人民的工資長期被擠壓,令內需市場疲不能興。種種現象已說明過去以出口、投資拉動的經濟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中央政府目前正全力推動內地經濟轉型,按照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要求,國家將繼續推進重點產業振興,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促進中小企發展,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央政府高瞻遠矚,推動經濟升級轉型,長遠將有利內地經濟更健康發展。同時,本港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更可從內地經濟轉型上受惠。

近水樓台先得月 港須善用優勢

 在內地的經濟轉型之中,本港的專業服務業例如金融服務、法律、醫護、商貿管理、高等教育等都大有可為。既可利用內地巨大的經濟腹地拓展業務範圍,也可以本港先進的技術及經驗帶動內地專業服務的發展。例如在檢測行業上,內地商品面臨國際間的激烈競爭,需要不斷提升產品的質素及安全標準,本港的檢測水平向與國際標準接軌,只要本港能夠配合內地產品的升級,在食物、成藥及其他產品上提供專業的認證及檢測服務,發展前景將極為廣闊。關鍵是特區政府以及企業能夠抓住內地的經濟轉型機遇。現時,CEPA7已進一步放寬14個服務領域內地市場准入條件,當局應藉著內地經濟轉型之機,積極發展本港的優勢產業,達致兩地互利雙贏。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內地經濟的騰飛,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時刻,本港適逢其會,理應感到國家崛起的自豪。同時,本港更要把握國家發展的契機,善用優勢,積極配合,既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助力,也藉著內地全面開放的東風尋找新的經濟出路。

相關新聞
抓住三大機遇 謀劃香港發展 (2010-07-12)
香江透視:香港政治新格局 (2010-07-12)
田園快語:停車熄匙要互諒互讓 (2010-07-12)
政府應加快解決骨灰存放問題 (2010-07-12)
雪泥鴻爪:功不可虛成 名不可偽立 (2010-07-12)
區選規則大變 重視應變準備 (2010-07-10)
簽署ECFA的重大政治意義 (2010-07-10)
世紀風雲:提倡寬容理性的愛國主義 (2010-07-10)
書生意氣:「狂躁反對派」難成氣候 (2010-07-10)
止戈為武:解放軍部隊狠剎庸俗交往之風 (2010-07-10)
政改突破後的政黨博弈 (2010-07-09) (圖)
社民連狙擊民主黨用心險惡 (2010-07-09)
單刀直入:世博與世盃 (2010-07-09)
冷眼向洋:中國崛起海洋 未來10年關鍵 (2010-07-09)
來論:政改突破「怪圈」 區選醞釀大變 (2010-07-09)
民主發展與普選:各國並無統一模式 (2010-07-09)
梁振英撰文回應本報「熱點追擊」報道 (2010-07-09)
鳴記於心:面對新挑戰香港需要新優勢 (2010-07-08)
香港政治體制改革的啟示 (2010-07-08)
民筆聊生:港鐵不公平薪酬制度 (2010-07-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