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德國資產管理機構日前預計,中國經濟2027年超越美國,比業界普遍預計早8年。圖為上海黃浦江沿岸的現代建築群。新華社
彭博專欄作家 William Pesek
關於中國經濟超越日本的意義,已經有了許多大費筆墨的探討。但更重要的卻是它「不」意味著什麼:中國購買力更強;壽命更長或醫療和教育更佳等。中國經濟正以10%的速率成長,那很棒。但千萬別被這個時刻的意義衝昏了頭。中國人均收入要達到比其高9倍的日本,還是一個艱巨的任務。而這才是重要的,我們離知道中國會如何解決還有10年時間。
中國正在改變全球經濟,但並不一定是好的方面。噢不,我可不是在押空中國。只有最憤世嫉俗和目光短淺的人才會希望中國隕落。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若陷入危機,誰也沒好處。但中國必須戰勝歷史。從來沒有一個經濟巨頭能躲過大危機。如果到了2027年中國將超越美國,一如高盛駐倫敦經濟學家Jim O’Neill所預計,它必須永遠維持今日的成長率。普華永道稱這將發生於2020年。
現在中國的發展軌道完全背離了亞當.斯密(Adam Smith)傳授給我們的經濟發展本質理念。劍橋大學抹大拉學院資深研究員、《北京共識》作者Stefan Halper 說:「中國令市場專制模式合法化。」
美國式的資本主義一團糟,歐洲風雨飄搖,開發中國家呼籲新的榜樣。從安哥拉到緬甸到委內瑞拉等國家都認為,比起自由和民主,中國的國家主導資本主義綜合專制制度是一條更好的路。
「沃爾瑪經濟」的擴張,即無止盡地致力於以最低價格進行大批量生產,也值得關注。中國不情願允許人民幣升值,凸顯了出口的重要性。隨著中國成長,這個貿易機器的規模和效率也會擴張。如果產出能轉變成國內消費的迅速成長,那沒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
前方已經出現了希望的曙光,例如工廠工人要求更高的薪資。可是政府允許收入飆升的程度也是有限制的,唯恐這會刺激通膨並削弱競爭力。中國和德國一樣,會繼續進行超過消費水準的生產。企業正把收入再投資於擴大產能和升級機器。
中國越來越精於以低價大量炮製產品,其它開發中國家會遭到損失。直到最近,印尼和菲律賓等亞洲國家才停止了對中國的成長心醉神迷。它們現在意識到,這比預期更像一個零和博弈。預計這種態勢會隨著中國的規模一起擴張。這是個剛剛萌芽卻又重大的地緣政治問題。
中國可能對超越日本感到後悔。現在中國領導人會面臨更多質問,內容關於氣候變化、朝鮮、支援爭議地區的能源交易等問題。成長品質比規模重要。例如,中國2009年在商標專利申請數上超越日本,進一步的發展意味著中國可能成為下一個矽谷所在地,但那是在中國的國家經濟模式不限制創新的前提下。
創業潛力是投資者看好中國的一個關鍵原因。日本人本周正深深地自我反省,想知道自己為什麼落到了第三名。原因如下:在中國,13億人口在起早貪黑,致力於繞開政府法規賺快錢。而日本只有1.26億人口,都在抱怨政府不把他們救出生活窘境。無論如何,中國要想顛覆美國老大的地位,依舊任重而道遠。
(原文較長,本報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