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鴻震 全國政協委員
9月初,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在釣魚島水域,被日本海上保安廳以妨礙執行公務為由逮捕,使中國與日本的外交關係跌至近年谷底。直到在9月25日,日本法院才釋放詹其雄,令事件得以暫時平息。
自詹其雄被日本政府拘留後,中日雙方態度一直強硬,中方多次傳召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並要求日本立即釋放詹其雄;日方也採取不妥協的態度,甚至延長扣留詹其雄,雙方關係劍拔弩張。直至總理溫家寶在9月23日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嚴正要求日本即時無條件釋放中國船長,否則將會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日方的態度才開始軟化,並於兩天後釋放詹其雄。
受到事件影響,兩地反日反華的情緒也進一步升溫。日本右翼分子在日本多個大城市組織反華示威遊行,《讀賣新聞》的民調也顯示,大部分日本市民不滿日本政府軟化的態度,菅直人內閣的支持度也因而大跌。不過,對於僵持的中日關係,部分日本人也感到憂慮。筆者認識的一些日本商界領袖都表示,日本商界十分擔心此事會嚴重打擊日本內外的經濟發展。
中國處理釣魚島爭議得宜
相對而言,中國今次處理事件,不像以前只從外交部表態,總理溫家寶也在紐約發表強硬措詞,配合一系列的實質經濟行動,如:節制中國公民赴日規模,暫停煤炭交易磋商及禁止稀土出口,向日本施加壓力。對於中國政府的處理手法,筆者一些較年長的朋友覺得中國政府處理得宜,但另一些較年輕的朋友則認為政府的手法可更為強硬。
自1970年代,美國將琉球群島主權移交日本時,一併將釣魚島交還日本,中日兩國之間對釣魚島主權的爭議便一直纏繞至今。鄧小平主政期間,衡量過當時國際政治形勢後,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認為釣魚島的問題應「留給下一代人解決」。三十多年過去,現時中國多方面的國力已比鄧小平時期強大,在國際上亦有更大的影響力,不少人認為中央政府應調整鄧的方針,在釣魚島主權的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態度。然而,在考慮採取強硬態度的同時,必須顧及採取強硬態度可能帶來的後果。輕微的,可能妨礙中日經濟合作關係,加深中日兩國人民的猜疑,窒礙兩國的交流;嚴重的,更可能引發軍事衝突,相信兩國人民也不願見到這種失控的局面。
「詹其雄事件」重新引發中日雙方在釣魚島主權上的爭議。長遠而言,要解決爭議,和平談判是維持雙方友好關係的做法。近日,兩國緊張的關係有緩和之象,繼菅直人與溫家寶在歐亞會議交談後,兩國防長亦在東盟防長擴大會有所交流,雙方都表示應妥善處理敏感問題,相信通過協商,避免武力解決分歧仍是兩國共識。更何況中國目前的軍力尚不算強大,尤其是海軍力量仍然遜色。
不過,從綜合國力而言,中國國力正逐步增強,經濟力量的增長更是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國的出口面向世界龐大的市場,日本只是其中一部分,加上中國掌握稀土出口的控制權;另一方面,中國愈來愈高質素的出口,對很多已發展國家愈來愈重要,特別是日本。總括而言,時間站在我們的一方,為短期衝擊打亂長線部署,實非明智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