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來鴻:勤得惰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青 絲

 少時讀書,每遇生僻冷字,常為所苦,因不常見常用,即使當時查閱了讀音字意,也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到再次看到,已經忘了怎麼讀,於是又要重複一次之前的查閱過程,感覺很苦惱。後來有人給我出了一個主意—在牆上貼一張大白紙,每遇艱澀疑難的冷字,就把字音及意思寫於紙上,時時勤加誦讀,以此強記,同時也方便日後查閱。果然,遵循此法,我多識了不少的字。

 很多人讀書時,遇到疑難字都是略過,其法是否可取,古人也多有爭議。如曾國藩在家書裡談到讀書的方法,就告誡子弟:「凡讀書有難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記者,不必強求苦記,只須從容涵泳。」認為讀書只須理解其中意旨,不必拘於小節,強記無益。而《抱朴子》則曰:「積學如拾薪,見一芥焉,則掇之。」認為學問並無大小之分,讀書就像撿柴火,即使只有一點點也應當拾起來。明代理學家薛瑄也持這一觀點,他在講學時說:「讀書原無他法,只是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句,行一句。」意為讀書切不可取巧,須逐字逐句地讀懂,然後照做,方為正途。

 雖然觀點上各有千秋,但勤學不輟、恆久刻苦的學習精神,卻是各方都提倡的,即勤者得之,惰者失之。秦觀的《精騎集》曰:「余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遊,把卷無幾,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於不勤。比年來,頗憤自懲艾,而聰明已耗,不如昔之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數次,掩卷茫然,雖勤而善忘。嗟夫,敗慧業者,當此二物也。」秦觀自敘,他年少時記憶力超群,過目即可成誦,私下裡理解文意,也沒有太大的疏失,遂因此恃才矜己,常與他人縱酒玩樂,荒疏了學業。等到年紀漸大,記憶力衰退,有時為了查閱資料,需要找很久,且一放下書本就已淡忘。這時候他才知道,不勤於學習,又沒有了強記之力,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在學業上也很難有所成就。

 但是也有資質不高,通過後天的勤勉獲得成功的人。清人葉承宗自謂:「某性甚鈍,每讀一書,遇所喜即札錄之,錄訖朗誦十餘遍,黏之壁間,每日必十餘段,少也六七段……一年之內,約得三千段。數年之後,腹笥漸滿。」葉承宗自知天資不高,讀書的時候凡是看到精美的片段,就用筆抄錄下來,張貼到牆上,每有閒暇,就到牆邊誦讀,務使一字不漏,一年下來可以熟記約三千段文字。靠著這種笨辦法,葉承宗完成了知識積累,為閱讀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了清初小有名氣的文學家。

 人的資質乃為天賦,勤勉與否卻為後天養成。勤足以補拙,熟足以見巧,此可謂讀書的第一要訣。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三個人的水繪園 (2011-01-11) (圖)
豆棚閒話:蘇東坡的能吃 (2011-01-11) (圖)
亦有可聞:百密一疏 (2011-01-11)
來鴻:勤得惰失 (2011-01-11) (圖)
歷史與空間:為死亡添上意義的本色神學 (2011-01-08) (圖)
古典瞬間:卜 歲 (2011-01-08) (圖)
文化觀察:生日,生日 (2011-01-08) (圖)
文化觀察: 名人圖書用什麼贏得讀者? (2011-01-08) (圖)
歷史與空間:「得寵」的虱子 (2011-01-05)
古今講台:諸葛亮的神奇 (2011-01-05)
豆棚閒話:年年有「魚」(餘)及其他 (2011-01-05)
古典瞬間:古詩中的「元旦」 (2011-01-05) (圖)
生活點滴:丹砂紅輝映中國年 (2011-01-05)
歷史與空間:《水滸》須讀百回本 (2011-01-04) (圖)
開卷有益:你也可以成為馴獅師 (2011-01-04) (圖)
來鴻:小鎮上逐漸消失的景色 (2011-01-04) (圖)
詞話詩說:天 梯 (2011-01-04)
歷史與空間:一代紅妝照汗青——名妓陳圓圓生平行跡發微 (2011-01-01) (圖)
豆棚閒話:孟孫的雙重標準 (2011-01-01) (圖)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1-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