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廿四味:搗亂不是正義 憤青惹人反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11]     我要評論

卓 偉

 港鐵昨日舉行競步賽,幾名社民連憤青在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致辭期間,突然衝到台上向她灑陰司紙,並且粗暴地搶去其「咪高峰」,打斷她的發言。鄭汝樺事後鎮定地表示,這不是運動,呼籲小朋友不要學,並指香港是法治地方,要講道理,任何聲音都要聆聽以及尊重。市民要表達對港鐵加價的意見沒有問題,但理應講事實擺道理,而不是用這些偏激、幼稚的手段去表達訴求,這只會令行動變得荒謬可笑。魯迅說過:「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現在憤青的行徑就是名副其實的搗鬼之術,沒有提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不能有條理地表達訴求及背後理據,一味的譁眾取寵,鬥大聲鬥激鬥前,以為這些行徑能夠令官員難堪,但結果卻暴露出自己的幼稚無聊。

 憤青因為不滿港鐵加價就可以向官員灑陰司紙搶咪,這樣如果不滿食物加價,憤青就要去衝擊餐廳;不滿車費加價,就要圍堵巴士公司;不滿商場貨品加價,就要去包圍商場,社會秩序勢必大亂。一班憤青就如全世界都欠了他們似的四處討債,找不到工作就是「官商勾結」、買不到樓是「地產霸權」、一事無成是政府缺乏長遠規劃。憤青們的邏輯非常簡單,總之千錯萬錯,都是社會的錯,都是政府做得不好,所以要去示威要去搗鬼。但搗亂一番之後卻是一切如舊,憤青們出了一身汗、上了電視、在facebook上載了衝擊片段,也就當完成了工作,至於之後如何,你問他們也不知道。所以他們每次示威總是口號一大堆,但具體的建議欠奉,口中有千言,但筆下無一物,就是這班自以為是憤青的抗爭邏輯。

 憤青不但未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而且連絲毫民主胸襟都沒有,卻裝出一副為公義民主發聲的樣子。對鄭汝樺灑陰司紙,在性質上與恐嚇無疑,是徹頭徹尾的違法行為,警方理應追究他們刑責。令人諷刺的是,一小撮憤青開口閉口以「民主」自居,要為弱勢爭公義,但做的行為卻是暴力「反民主」的勾當,要妨礙別人言論自由,要在社會製造一言堂的寒蟬效應,完全與民主精神相違。但不讓人說話是否就代表自身手握真理?憤青們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當然,造成今日憤青「造反有理」的元兇,社民連等激進派才是始作俑者。社民連不僅在香港引入台灣的議會暴力歪風,更鼓動「憤青軍團」向不同意見人士隨意攻擊,在「五區公投」期間對反對人士鳴鼓攻之,甚至公開恐嚇其他議員,行徑與黑社會無異。在黃毓民、陳偉業等人出走後,社民連的激進路線更是變本加厲。一小撮入世未深的憤青受其影響,行為思想也愈來愈激進、不能容忍別人意見,動輒狙擊官員、搗亂商店、衝撞警察,今日憤青可以灑陰司紙,難保他們日後不會有更激進的行為,當局不能對這些行為視而不理,對激進行徑姑息養奸,全港市民都要承受惡果。

 激進行徑從來與本港社會理性、溫和的表達意見方式格格不入,也與市民求安定,厭倦政治爭拗的意願不符,最終只會令憤青們陷入更孤立的境地。市民擔心的是,如果任由這股「造反有理」的歪風繼續擴大,不僅令本港政局陷入無日無之的內耗,而且私人企業成為政治鬥爭的磨心,每當選舉時成為激進派「開刀」的目標,還有誰會在香港投資?香港還如何成為國際的金融商貿中心,最終受害的只會是廣大市民。社會大眾不能再對這些行為聽之任之了。

相關新聞
來論:「擺脫中國人味道」的李怡還剩什麼味道? (2011-04-11)
廿四味:搗亂不是正義 憤青惹人反感 (2011-04-11)
金磚國家合作互動具有良好前景 (2011-04-11)
逆民意否決派錢 反對派陷兩難 (2011-04-11)
田園快語:確保課程質素 提高副學士認受性 (2011-04-11)
西方走廊:華盛頓瞞天過海全為利益 (2011-04-11)
藉新生減少契機推小班教育 (2011-04-11)
廿四味:憤青搗亂超市 必須依法懲處 (2011-04-09) (圖)
從善如流制訂順應民意的預算案 (2011-04-09)
為什麼永遠是中國? (2011-04-09)
激進派累死弱勢工人 (2011-04-09)
從屠房員工爭取加薪看工會發展空間 (2011-04-09)
明辨是非:核洩漏嚴重影響香港食物安全 (2011-04-09)
縱論香港:內地孕婦來港政策如何調整 (2011-04-08)
廿四味:李怡顛倒是非 網民怒斥民族敗類 (2011-04-08)
「妖化中國 神化日本」為哪樁? (2011-04-08)
民主黨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2011-04-08)
實事求是對待核電 (2011-04-08)
西方走廊:白宮「核中取栗」 (2011-04-08)
核輻射危機讓日本政府難堪 (2011-04-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