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勿扭曲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意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20]     我要評論

彭智文 教育工作者

 日前,課程發展議會公布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諮詢稿》,旋即引起部分社會人士的非議,當中尤以反對派為甚,甚麼「洗腦教育」、「增加教師負擔」,又或是「與中國歷史科重疊」之聲不絕於耳。他們的評論多令人費解,不禁要問:他們有否詳閱這份逾二百多頁的諮詢稿才作評論。

 首先,所謂「洗腦教育論」之荒謬。坊間之評論,聚焦在「國民教育」的層面,而忽略學科的定位是「德育及國民教育」,正如文件在概論明確指出「本科以學生為本,從認知、情感和實踐出發,以社會時事及生活事件作為學習情境,藉建立正面價值觀及態度,以及身份認同,培養學生的品德及國民素質。」由是觀之,學科注重的是培養學生如何成為一個好公民、好國民,從個人品德乃至公民責任,兼而有之。況且,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情操,乃天經地義。再論,現在中小學一直都有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這學科根本不是甚麼新事物,諮詢稿不過是作更全面和更長遠的規劃,尤其是配合新高中學制,拓展至中六。反對派未明文件就裡,群起攻之,目的就是貫徹「凡事反對」。倘若大家細覽這份諮詢稿,不難發現,課程發展議會的確花了不少心力草擬的,從課程規劃到評估方式,俱有十分厚實的教育理論基礎。

批評「德育及國民教育」以偏概全

 第二,與其他學科重疊論,更是無稽之談。不可不知,中國歷史科不是新高中的必修科,而且中國歷史科注重的是學生對史實的理解和分析。雖然通識是必修科,但不要忘記這兩科俱是公開試的科目,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並非公開試的學科,那樣學生和教師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更具彈性,空間更大。要知道,公開試學科,老師在施教時,總會偏重答題技巧。至於內容重疊,要知道不同的學科或多或少有著共通的元素,這並非重疊。例如中國語文科,老師選教《出師表》,當然也會涉及國民教育的範疇。又或者是宗教教育科,也會以討論避孕、墮胎等課題為切入點,這當然也會涉及德育的範疇。關鍵在於我們怎樣教,以及每一學科、甚至每一教節的教學目標和效果。所以,以學科重疊作為幌子,實說不過去。

 近日,筆者在某報讀到某著名時事評論員的專欄,他以諮詢稿中「我學會了唱國歌」的教學事例,大肆批評教案中要求學生「大聲說出『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高興』」,認為是「洗腦」和「愚民」。某君想是無的放矢,身為中國人,為國民身份而吶喊而喝彩,這叫「洗腦」和「愚民」麼?況且,他所援引的教案,其實還配合整個課堂的一連串教學活動,並非無端的喝彩,如先引起學生動機,引導學生思考為何「在世界杯或奧運會頒獎禮時,大會都會升金牌得主所屬國家的國旗及奏國歌?」再者,這也不過是教學建議,如何教施,當然由教師決定。某君挑取教案的一兩句,大放厥詞,以偏概全。某君主持港台節目《頭條新聞》,身為資深記者,如此偏頗,更是教人失望。筆者認為,論者還是先細覽諮詢稿才評論吧!

相關新聞
縱論香港:替補制度彌補原制度的缺失 (2011-05-20)
廿四味:打爛工程界飯碗 黎廣德立會夢碎 (2011-05-20)
反對派雙重標準 頻抹黑只為選舉 (2011-05-20)
西方走廊:拉登將美國拖成超級病貓 (2011-05-20)
勿扭曲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意義 (2011-05-20)
客觀看待最低工資的負面影響 (2011-05-20)
中歐貿易的「雙反」博弈 (2011-05-20)
縱論香港:民主黨能擺脫困境嗎? (2011-05-19)
廿四味:多謝公民黨什麼? (2011-05-19)
美國的災難全球買單 (2011-05-19)
不容許「司法獨大,法官治港」 (2011-05-19)
了解「一國兩制」 尊重兩地差異 (2011-05-19)
實事璆事:兩地單親家庭的困境 (2011-05-19)
止戈為武:解放軍研發軍事遊戲凸顯治軍新理念 (2011-05-19)
來論:「700萬人受害」怎能說成「700萬人受惠」? (2011-05-18)
廿四味:高價賣地不意味樓價只升不跌 (2011-05-18)
龍聲飛揚:無視世界史和一葉障目的觀點 (2011-05-18)
李卓人公民黨聯手「靠害」打工仔 (2011-05-18)
且看黃毓民的「刁民力量」 (2011-05-18)
反對派三百人出選策略何在? (2011-05-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