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婷
5月5日,香港課程發展議會推出諮詢文件,建議2012年全港小學率先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列為必修科,計劃於翌年擴展至中學。頃刻坊間出現了不少聲音,有政客稱之為「洗腦課程」,故意歪曲教育的正常發展,企圖將教育議題政治化;同時,也有不少支持聲音,認為課程的推出有助提升下一代的品德修養和對國家的認識。為了進一步了解新科目,本刊記者專訪了負責制定課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主席李焯芬教授及總課程發展主任張永雄博士。記者還參與了其中一場諮詢會,會上座無虛席,教育界對新科目的熱烈關注可見一斑。
齊家治國識天下 從修身做起
諮詢文件首頁有孟子的話:「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離婁章句上)。」明確地闡述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目的,此科涵蓋個人、家庭、社群、國家、世界五大範疇,為學生灌輸正確個人價值觀,提升國民素質。
總課程發展主任張永雄說:「整個教育應從修身做起,培養人的素質、處理好家庭,國家的整體素質自然會好,以現代話說就是:人的素質就是國家的軟實力。例如在國家經濟困難時韓國人自動捐首飾救國、日本人震後的秩序與禮讓物資、四川震災後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等都展現出人類高尚的情操。」他指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有兩個重要支柱,其一是人的素質培育,包括品德、家庭角色以及與不同社群的關係;其二,是國民身份的確立,從認知到承擔。
教育發展之必然趨勢
事實上,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出現是教育政策發展之必然趨勢。張永雄說:「在殖民地時代,香港教育的課程範圍鮮有觸及國家、民族,1997年回歸之前香港的教育是Do the right thing(做正確的事),回歸之後是Do the thing right(把事情做好),而現在則是Do the right thing right(將正確的事情做好)。」
自香港回歸後,特區政府一直大力推動國民教育。早於2001年,課程發展議會就公佈了《學會學習—終身學習.全人發展》,將「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致力貢獻社會、國家和世界」列為七個學習宗旨之一,在各學習領域、學科以及其他相關學習經歷,加入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學習元素。
新科目的醞釀早在十年以前。張永雄說:「2001年的改革從教育制度及內容兩大方面檢視,我們要思考一下:社會需要什麼人才?是否只是灌輸知識?於是,教育從知識主導轉變成以價值教育為中心。」
「因應社會發展、青少年成長,我們每5年有一次更新,2006年檢視科目原有框架,2008年推出新框架。」2008年,課程發展議會推出《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到了2010年10月,行政長官發表的《2010-11施政報告》提出邀請課程發展議會檢視中、小學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進一步加強國民教育內容,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持續並有系統培育學生品德及國民素質。
香港中小學校一直非常重視德育及國民教育,除於課堂講授,亦藉著交流考察、服務學習、專題探究等其他學習經歷培養學生品德及國民素質。專責委員會主席李焯芬說:「香港的德育及國民教育一直在中小學的層次不斷努力,主要分散在不同的科目之中,如班主任課、常識課、公民教育課、中史科及成長課等等,教育界亦有聲音認為這種做法太分散,反觀新科目則較能聚焦並有系統地在中小學推行。」
「從跨學科、滲透式轉為學科模式主要原因有幾個,其一是學習目標更清晰,其二是跨度較均衡,從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到世界,讓學生對學校、家庭、社區、工作生活、國家發展、世界議題都有更廣闊的視野和積極的態度,做到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放眼全球,立足本地)。」張永雄說:「學科的理念是讓人的整體質素提升,目標是堅守多元、多角去思考問題,學習疏理從身份引伸而來的價值衝突問題,而重點放在voice and choice(聲音和選擇)上,即要尊重及聆聽學生的聲音,並非由老師向學生灌輸觀念,而是幫助學生釐清價值,由學生自己去判斷、立論。」基於既有的課程優勢及實踐經驗,加上有詳細的範疇,他相信學科模式比滲透式較易看到教學成效。
非匆忙推出 早有大量準備
李焯芬表示,委員會早已做了大量諮詢,最近舉行的8場教育界大型諮詢會亦獲得超額登記,大部分教育同工都理解新科目之必要性,並對課程抱正面態度,他們較關心資源配套、師資培訓、教案編寫、如何與現有課程整合及優化等問題,委員會會汲取各方意見,落實未來計劃。
張永雄指從2001年開始已經過多年課程檢視與諮詢討論,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他表示:「學科出現是課程的自然發展,不存在所謂的『急』或『快』,文件集合了不同學者、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家長及其他相關持份者參與討論和商議的結果,網上的文件是經過40多次修正後的版本,幾乎每個章節都曾有6至7次修改。此外,網站除有17頁的撮要(提要)外,還上載了260多頁的全文,闡釋本科目標、課程內容及學習策略,並提供56個橫跨12年的學習目標,以及各類相關的課程資源和參考資料。」
原來在舉行諮詢會前,張永雄已接觸了超過100位校長、家長會代表及多個辦學團體等,了解他們的意見,他說:「因應各校推行國民教育的起點不同,網站已上載了364個相關教案供學校參考,校方可按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參考調整,務求為中小學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到位的支援。教育局扮演學習促進者的角色,以尊重校本、生本原則推行。」據瀏覽所得,網站資源相當豐富,包括:推行模式建議、教學資源介紹、課程規劃及評估工具等,相信有助學界靈活推行課程。
塑人之品德 育民之素質
張永雄表示新學科非單純通識、知識灌輸,是人的品德素質的塑造,而且有兩大特點,一是具有結構性,二是具有可持續性。此科重點是整合德育與國情教育,藉有系統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及態度,令學生具備良好的個人品德和國民素質。李焯芬指類似的教育在世界早已實行,他說:「我在北美洲生活了20多年,孩子都在當地出生成長,當地的功課壓力小卻很重視培育人的成長,具體如怎樣待人接物都會落實至課程之中,就如加拿大設有Canadian Study一科,美國則有American Study,這些科目都是他們教育系統中的基本課程,讓學生了解國情、山川地理、歷史現狀、國家的政黨、經濟體系等等,十足我們現在所說的國情教育。其實這是學生成長及教育的一部分。」
張永雄指出因為這種教育一直存在於西方社會的大系統之內,故爭議性不大,他強調這是一個有使命的科目:「西方社會一直十分重視國情教育,而我們的國情教育主要包含了四大方面:一,是自然國情:讓學生了解國家如何運用、開發資源,如何提升人民生活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情況,令人對國家的大地山河有認識、了解、欣賞乃至運用;二,是人文國情:個人的身份與中華文化有密切關係,了解中國的傳統價值如何反映在文學、美術、音樂等不同的生活範疇之中,培養學生的欣賞力;三,是當代國情:尤見於國民身份之建構,我們活在當下,應對今天的政策、民生有所認識,如『十二五』規劃、再生能源、綠色生活等等;四,是歷史國情:從大歷史觀去幫助學生理解中國歷史發展,認識如何建立包容與秩序。」
德育及國民教育非洗腦
德育及國民教育被指是「洗腦」,很多教育工作者有不同意見。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的譚秉源校長表示:最初聽說新科目推出亦有此擔心,但認真閱讀諮詢文件後則所有疑慮都消失了。張永雄笑言看清楚課程內容設計與學科出現原因,這個誤會自然不會存在。「首先,課程所包括的五大範疇以至教學策略都是鼓勵voice and choice,是讓學生自由判斷、立論,重視獨立與理性思考,目標是讓學生清晰自己如何作出判斷,了解自己的價值取向,根本不是洗腦;其次,是沒有洗腦的可能性。香港是一個知識開放的社會,各式資訊與觀點並存,網上或坊間都很容易找到不同的聲音與意見,根本不可能洗腦;此外,是人們太高估1-2堂的影響力,同時又低估師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事實上,《禮記》的《大學》篇早已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點,新學科是要優化教學成效,與時並進,精益求精,以張永雄的話而言,就是「回首以前,立根現在,展望將來」。新科目的推出是一種改革而非加重教育負擔,而且課程並不屬於應試機制,而是屬於校本及生本的,專責委員會有義務促進及視察實踐情況,相信推進這項課程的目的不會落空。 (本文轉載6月號《紫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