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冷眼向洋:大西南 大重慶 大轉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09]     我要評論

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7月1日,渝新歐鐵路運輸線開通,在歐洲引起的關注大於亞洲。這條以重慶為起點的鐵路線,全長11179公里,直通歐洲西部。第一列渝新歐貨運列車運載大批重慶生產的電腦和各種其他工業產品,經新疆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最後抵達德國的杜伊斯堡,耗時13天。如果是海運,從上海或廣州出發運抵德國的港口,需時36天。

 鋼鐵絲綢之路終於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開通,其對中國的西部大開發,對中國與中亞、歐洲的經貿聯繫,對世界和中國經濟板塊移動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新的信息產業中心

 重慶並非只是渝新歐鐵路的起點,還是正在形成的世界筆記本電腦的生產基地和雲計算數據中心所在,這兩個基地反映了重慶在中國經濟板塊的移動中所佔的關鍵地位,以及中國的西部大開發與重慶崛起之際的互動。

 百聞不如一見。最近有機會到重慶參觀,耳聞目睹,對重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特點,有了實地的感性的認識。

 今年以來,在從長三角沿海城市通往西部的高速公路上,常常可以見到這樣壯觀的景象:幾十輛大巴,滿載民工和行李,浩浩蕩蕩開往重慶;幾十輛集裝箱卡車(貨櫃車),裝載著各種機器設備,同樣浩浩蕩蕩從東部沿海開往重慶。這個景象,正是中國經濟轉型,加工業從東部向西部轉移的寫照。

 去年2月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世界幾家主要的電腦巨頭和代工巨頭如惠普、富士康、廣達、英業達、華碩等宣佈在此落戶,當時這個消息引起國內外廣泛的關注。一個新的IT產業基地和出口基地建在重慶,反映了沿海的外資企業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也反映了重慶在這方面的努力,為了讓這些跨國企業在本地落戶,中西部多個省市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最終重慶獨佔鰲頭,說明重慶有過人之處。

後發優勢 後來居上

 重慶是中國四大中央直轄市之一,但其經濟實力過去在直轄市一直敬陪末座。北京是首都,上海、天津是沿海大港口城市,都有地理優勢。重慶在抗戰期間是中國的陪都,新中國成立之後是西南軍政委員會所在地。1997年全國人大批准重慶為中央直轄市,但重慶與京滬津相比,優勢和劣勢都很突出。京滬津都是超級大都市,重慶的面積比京滬津加在一起還要大,超過8萬平方公里,但是包括了大片的農村、山區,全市有40個區縣,也超過了京滬津三市的區縣總合。全市人口3276萬(長住2885萬),其中城市人口1118萬,農村戶籍2080萬,亦即重慶人口三分之二是農村戶籍,這個比例也遠超過京滬津。

 但是重慶有後發優勢,土地和勞動力人口、區位優勢這些資源優化配置之後,再加上大環境的配合,也就是中國正在推進經濟轉型和西部大開發,重慶黨政高層的戰略性思維與市場化導向的執行力則是決定性因素。

政府為民眾蓋公租房

 重慶建立了八大投資公司,這八大投資集團由政府擁有,授權經營,通過市場化方式運作,成為重慶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等公共領域重大項目的重要投融資平台。2002年重慶市政府出台了土地儲備的相關條規,建立土地儲備機構,專門推動土地儲備。這個土地儲備機構起到了「一個龍頭放水、一個池子蓄水」的作用,有利於土地市場的規範管理,也提高了政府調控能力。重慶市政府通過賦予「八大投」土地儲備職能,大規模建設公租房就有了土地資源,這在全國的城市是一枝獨秀,也因此重慶可以制訂為200萬人提供公租房的目標,這也讓其他地方的民眾甚為豔羨。此外重慶建立的藥品、生豬、土地交易所,以及面積超過1000畝的大學城,都是領先全國的。

 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不再集中在沿海,經濟格局的大轉移正在展開,重慶作為大西南經濟中心和西部大開發的中心,態勢已經確定。

 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重慶。

相關新聞
逆民意撐「公投」 民主黨自打嘴巴 (2011-07-09)
堵塞所有浪費公帑的補選漏洞 (2011-07-09)
中國的發展充滿生機活力 (2011-07-09)
冷眼向洋:大西南 大重慶 大轉移 (2011-07-09)
明辨是非:調撥土地復建居屋 (2011-07-09)
政經人語:配合遞補制諮詢 建制派落區蒐民意 (2011-07-08)
廿四味:「民陣」虛張聲勢 反對派恬不知恥 (2011-07-08)
李嘉誠「檸檬汁人生觀」對年輕人的啟示 (2011-07-08)
對央行年內第三次加息的解讀 (2011-07-08)
為理明言:新田圍街市、「兩菜一湯」與領匯 (2011-07-08)
《議事論事》為何公然全面抹黑建制派? (2011-07-08)
縱論香港:《蘋果日報》大肆抹黑梁美芬意欲何為? (2011-07-07)
廿四味:未展開諮詢反對派已露出底牌 (2011-07-07)
反對派的不妥協陰謀 (2011-07-07)
興建第三條跑道 保持香港競爭力 (2011-07-07)
香港始終是自由快樂的福地 (2011-07-07)
中國模式核心是中國制度 兩者不能割裂 (2011-07-07) (圖)
來論:建制派議員順應民意支撐大局 (2011-07-06)
「記協」以「兩制」凌駕「一國」居心叵測 (2011-07-06)
暴力示威擾民霸道應受譴責 (2011-07-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