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明 立法會議員
香港樓價持續飆升,政府早期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呎盤」、「置安心計劃」、額外印花稅,以及增加拍賣土地,但樓價仍節節上升,無助市民置業。
行政長官早前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時表示,政府有責任幫助不符合申請公屋資格的中產階層置業,似為復建居屋開綠燈。這旋即引起大家提問:復建居屋,地從何來?房署署長更說,覓地建居屋,前後需7年時間,暗喻遠水不能救近火。
筆者記起,早於財政司司長提出預算案時,民主黨曾約見身兼房屋土地督導委員會主席的曾司長,建議他考慮從勾地表中剔出十多幅土地,發展為居屋用地,加上把「置安心計劃」青衣、沙田及大埔用地改為居屋用地,合共可為未來3年興建約15,000個居屋單位提供土地。
現有賣地計劃內,有些住宅土地多年沒有被勾出,部分滾存已6、7年,亦有些是新增土地。這些土地已完成規劃程序,地盤亦已有一般基礎建設,可隨時供住宅發展之用。考慮到地盤面積大小,當時,我們建議政府可考慮把九龍前何文田h重建地盤、將軍澳近寶盈花園幾個中小型地盤,以及沙田中文大學鄰近的麗坪路幾個中小型地盤(鄰近赤泥坪村),個別或合併成一個較大型的地盤,以6.5倍地積比,發展為居屋用地,共可提供約12,000多個50平方米的居屋單位。
另外,就政府為「置安心計劃」選定了青衣、沙田及大埔的地皮,共可提供3,000個單位,若轉作居屋之用,連賣地計劃內的部分土地,合共可提供15,000個居屋單位。取用這些土地作居屋,便不需取用公屋土地,不會影響公屋供應。
長遠而言,政府還可從棄用的舊校舍及社區設施的土地中,揀選適合土地作居屋之用,由於這涉及更改土地用途,需經城規會討論,宜作較長遠的居屋用地規劃。
從各方意見所得,政府復建居屋,首批至少5,000個,以應付部分市民需要,亦不會影響私人市場。政府並可考慮為復建居屋計劃提供遠期「樓花」,18至24個月不等,協助市民早些置業,早作充足預算。為增加私樓住戶的置業機會,讓更多市民有機會申請居屋,政府更應盡快研究提高居屋白表人士的申請比例,以及提高居屋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限制。
近年,香港私樓市場一方面朝豪宅化發展,另一方面朝內地投資者的負擔能力而訂價,令香港樓價和租金升勢驚人,與港人負擔能力脫軌。政府不應繼續漠視民意,議而不決,相反,應當機立斷,立即復建居屋,為港人提供可負擔的房屋,解決港人住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