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
研究指出,香港機場現有兩條跑道將於2020年飽和。機管局拋出《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提出兩種解決方案以諮詢公眾意見,即:提升現有跑道容量的「雙跑道系統」(方案一),及增加興建第三條跑道的「三跑道系統」(方案二)。毋庸置疑,機場容量問題亟待解決。方案一雖造價較低、對環境影響不大,但相應地成效亦非常有限,機管局表示根據方案一提升現有設施後,也僅能滿足直至2020年前後的航空交通需求,並不能解決長遠發展所需。因此,本會支持盡快興建第三條跑道,以保持領先的空運能力。
香港國際機場於亞太區名列前茅,發揮著航空樞紐的作用,使用香港機場的旅客中,超過一半是將香港作為中轉站、接駁至其他地區;如果機場容量飽和,本港與環球之航空連繫將受到限制,航空流量亦將迅速流失,進而喪失航空樞紐地位。
航空業的發展對維持香港的國際都會地位舉足輕重。今天,國際商業活動大都集中在航空連繫廣闊的樞紐,香港國際機場促進了人流及貨物往來,這對於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角色及四大經濟支柱產業發展(金融、貿易及物流、旅遊,以及工商業支援及專業服務業)至關重要。政府統計2008年,按增加價值額計算,香港航空業的經濟貢獻達780億港元,佔本地生產總值4.6%;而受到其支援的四大經濟支柱產業,於2008年合共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57%。
加快擴建迎接鄰近地區競爭
香港國際機場對本港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與機場業務相關聯的行業包括有運輸、保安、保險等64個。目前,機場僱員人數約6.5萬,同時為周邊行業提供職位四、五十萬個。據預計,第三條跑道建成後,將再提供多10-20萬個職位(姑勿論建設期間所需之數十萬個建築業職位),為香港勞工市場注入新的生命力。如果第三條跑道未能盡快興建,則不只新增職位化為烏有,在未來航空流量流失後,現有僱員亦將面臨失業的危機,此消彼長下,將為本港勞工市場帶來沉重打擊。
航空市場在未來20年將繼續蓬勃增長。波音公司及空中巴士公司的交通量預測顯示,在未來20年,全球的客運量和貨運量將各以每年約5%的幅度增長。此外,隨著經濟不斷增長,內地人民的旅遊意慾及負擔能力正迅速提高,機管局引述世界旅遊組織預測,指內地在2015年將成為全球第四大旅遊客源市場及最大國內遊客市場。機管局提供的數字更表明:到了2030年,大珠三角地區航空市場的年客運量將增至3.87億人次,需求遠遠超過區內所有五個主要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澳門國際機場及珠海機場)的容量總和。
面對如此龐大的客源市場,鄰近城市的機場已在積極擴建及加快發展中,以應付航空需求的持續增長。目前,白雲機場的國際航線已達到100條,相信未來仍會繼續增加,並逐步發展轉乘體系;而深圳機場也在建設可供A380起降的跑道。香港若不能盡快著手興建新跑道以解決容量瓶頸,將坐視航空交通量流向其他機場,白白錯失發展良機。香港無論在貨櫃碼頭還是郵輪碼頭,都有機會被周邊地區後來居上,相信大家都不願看到香港機場重蹈覆轍。
避免政治爭拗影響跑道規劃
本會亦留意到有意見擔心第三條跑道建成後,屆時是否會有足夠的航空交通量。香港機場擁有健全的國際航線網絡,服務完善並獲全球最佳機場的殊榮,相信對中轉客源有相當吸引力。因此,建議機場應進一步加強客運方面的國際網絡,同時爭取增加內地航線以擴大航空業發展腹地,特別是增加來往內地二線城市的航線,吸引內地旅客選擇經香港出入境;為令內地旅客通關更為便利,應考慮在機場實行「一地兩檢」。
社會各方普遍認同香港國際機場的發展關乎本港經濟的興衰,有的甚至用「生死存亡」來強調機場擴建的重要性及緊迫性。本會期望特區政府及機管局方面能當機立斷,盡快凝聚社會共識、推動工程上馬;本會亦要呼籲社會大眾,應從香港整體利益出發,顧全大局,避免「高鐵」式、「港珠澳大橋」式的爭拗影響機場跑道規劃的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