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近期,巴西、印度、印尼、韓國、墨西哥、俄羅斯和南非等國貨幣一反近年來的升值勢頭,出現較明顯的貶值傾向。
這一現象與近來世界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在美歐債務危機的陰霾之下,投資者擔心其經濟復甦乏力最終會影響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長,從而存在逃離新興市場、尋求「安全港」的動機。一旦原先通過各種渠道大量進入新興市場國家逐利的投機資本大規模流出,這些國家的貨幣穩定將遭受嚴重衝擊。
新興市場防止貨幣貶值
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當局對短期資本「大進大出」的風險並非一無所知。發達國家為促進本國就業和經濟增長而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並將市場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加劇了資本向新興市場國家的流入。然而,對新興市場國家而言,資本流入是保證其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因此,新興市場國家還是希望留住有利於國內產業發展的長期資本,而將可能具有突然撤出風險的投機資本摒棄在外。例如,為遏制熱錢湧入,巴西自去年以來將金融交易稅稅率由2%一路提升到6%,央行近期還宣佈將對下注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升值的投資者徵收額外的稅項,甚至有官員建議對外國資本設定「檢疫期」,如果外國投資者在檢疫期限內抽逃資本將被課以重稅。
從實際效果看,新興市場國家限制短期資本流入的政策並不盡如人意。7月巴西通貨膨脹率達到近6年來的最高值;8月,印度食品通脹率上升至9.8%;南非、土耳其和俄羅斯等國7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在5%—10%的高位徘徊;越南的通脹率更是高達22%。新興市場國家的高通脹和資產價格上漲,正是發達國家製造的巨大流動性通過貨幣金融渠道和國際貿易渠道進入新興市場國家的結果,其中短期資本流入起了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美歐債務危機以來,韓圜面臨的貶值壓力陡然上升,韓國央行已經出售10億—20億美元來支持韓圜。印度尼西亞央行發出了更明確的信號,即宣佈將引入「用美元儲備購買政府債券以維持印尼盾穩定」的新機制,還明確規定,一旦出現大規模資本外流,印尼央行將在公開市場進行干預,防止貨幣貶值。
政府干預只是應急手段,且嚴重受制於央行掌握的外儲規模。穩定貨幣的治本之道在於:一方面加強國際協調,聯合新興市場國家敦促發達國家採取負責任的貨幣政策,避免流動性氾濫;另一方面,國內亦應加強宏觀審慎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在此框架下形成更加安全有效的金融體系,將資金配置到具備創新性、生產性和贏利性的行業之中去,同時還要開發、利用適合的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從源頭上防止資本過度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