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求學時很喜歡閱讀楊牧谷牧師的散文集《多走一步》。這書收集了一些對年輕人的勸勉及鼓勵。楊牧師亦分享了一些他求學時所面對的挑戰及經歷。其中,談到他怎樣克服「相對論」一科的經驗,確令筆者得到不少啟發。楊牧師所分享的方法,並不是一些高深莫測的讀書技巧,亦不是甚麼速成的捷徑。相反,從文章看到的,卻是從古至今不少克服困難例子的共同秘訣:「定下目標,竭盡所能。」
循序學習 探索求知
或許受到急促的生活節奏所影響,現今的學習模式講求快捷、即成的效果。筆者任教經濟科時,偶然見到有同學遇到一些較難或抽象的概念,他們或會抱怨說:「為何上完一整節課,對部分概念仍未能完全掌握。」事實上,大專教育已不是只停留於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層面,亦要求同學作較深層的思考及知識探索。當學習上遇到困難,有些同學或會停下腳步。但有部分同學卻願意多走一步(甚至多步),竭盡所能地去面對挑戰,繼續查根問底。
多翻書籍 整理概念
回想求學時選讀經濟科,當遇到較難明白的概念時,除了研讀教科書及約見教師外,亦愛走到圖書館翻閱有關科目的參考書,尋找相關概念的解說和例子。這方法奏效之處,在於接觸更多不同形式的解說,自然會對較難的概念了解更多。若偶然遇到幾個看似矛盾的解釋,請同學別停下腳步,先整理好自已的領會及困惑,再約見教師去釐清疑問。當然,以上學習模式絕非新意,亦非速成之法。然而,同學若要克服困難,有些工夫或許是省不了的。
遇見難題 積極發問
說到同學約見教師討論,有些同學不知甚麼原因,面對科目上的難題,總是不會主動求問。亦有一些同學會抓緊在轉堂之間的數分鐘空檔積極發問。事實上,在課堂期間,同學或會對授課內容或教師部分解說出現疑問,教師亦鼓勵同學盡快釐清疑問。然而,面對一些較難或需要較長時間討論的內容,課堂小休等時間空檔未必是上好時段。面對困難的內容,有些同學會先作好準備,再與教師預約討論的時段。在會見教師前,除整理好相關筆記和書籍外,他們亦會有條理地記下問題及疑難所在。與他們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會知道這些同學是有付出時間去思考和探索。面對這些作好準備的同學,縱然聲音有些沙啞,聲帶疲倦,教師內心卻感到欣慰。
同學,當你在學科上面對困難,教師非常樂意提供協助。然而,在學習過程中,有些步伐是要親自去走過的。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 黃有德
網址:www.hkcc-polyu.edu.hk/
逢周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