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偉 香港教育學院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學系
自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初稿作公開諮詢後,有關此科是否「洗腦」引來不少的爭論;然而作為一個了解德育及公民教育教學法的師資培訓者,筆者認為此科是否造成「洗腦」,其實只是一個偽議題。學習過德育和公民教育教學法的教師,都會知道課程發展議會一直提倡施教這科時應以生活事件為中心,讓中小學生從討論和分析事件的過程中,建立其正面的價值觀;就算遇到爭議的課題,根據96年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教師應以積極中立的態度提供各方面的資訊,讓學生自行去判斷。故此,一個專業的德育和公民教育教師是不會將自己的觀念灌輸給學生的。
「洗腦」只是一個偽議題
曾學習過德育教學法的教師,應認識到兒童的道德發展是有階段的,因應中小學生的德性成長是處於習俗德育期,教師施教時要提供道德兩難的情境,讓學生討論和建構自己的價值。與此同時,教師又可用價值澄清法,讓每個學生接觸不同的價值,並促使這些價值呈現出來,再由學生加以反省和確立自己的生活價值。若以說教式作德育教學,反而會使學生對德育形成一個錯誤定型,認為德育是「老套」和與自己的成長無關。
在公民教育方面,最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反省探究和批判取向兩種。反省探究的教學法是以培養學生公民能力及積極參與為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分析個人及群體在決策時所處的環境及其程序,並培育學生能有責任和積極地參與社會事務。至於批判取向則認為公民教育的內容不是一套由施教者擁有並傳遞給學生的公民知識,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出發,透過師生的研究、討論及批判而成的一套公民能力和態度。
建立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
德育和公民教育的教學不是一個單向的教學過程,常用的道德和公民教育的教學法,皆以教師作為學習促進者的角色,故指此科教師向學生「洗腦」,是對相關教學法的不了解。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諮詢稿中,小組建議教師以APET模式進行國情教育;這套教學策略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提供相關課題的人物、環境、事件和時間,供學生以多元角度進行思考;教師運用這個教學策略,是不會灌輸偏激的正面或負面價值給學生,而應讓學生在討論和分析議題時建立批判思考的能力。
在一個多元自由的社會中,筆者當然明白有些人是因其政治立場而反對推行這科,但感到有點莫名其妙的是,為何有人要求不要培育學生正面價值?事實上,有關培育學生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和承擔精神等價值觀,早在2002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已有提及,當年大家不反對培育學生正面價值,為何現時卻來一個180度的轉變?這真的是為學生嗎?假若學校未能幫助學生建立正面價值和積極態度,社會將會有更多持負面價值的青少年,這既不是香港之福,也對學生成長無益!希望各方能理性討論,為下一代的利益而共同落實這科的學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