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佩璆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
今明兩年香港共舉行4場發生於不同戰場的選舉,先是過去的區議會選舉;剛於上周日完成的選舉委員會選舉;明年初的特區行政長官選舉;以及明年第3季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場場選戰,戲碼各不同,戰況風景亦愈見引人入勝。從當前的媒體中所見,兩位有意角逐下屆特首的參選人雖未正式報名,然而,選舉戰幔已經驟然打開。
來年的特首選舉,將由擴大了的1200名選舉委員選出,委員的投票意向當然未明,不過,700萬市民的民意,卻彷彿如風轉向,今天東風,明天西風,不同時段,或徐或疾,捉摸不定。但凡選舉就是如此這般呀!作為公眾人物、社會領袖,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或多或少都不可能與每一位市民有緊密的交往和接觸,市民只可能對這類人物有一個大概的認知,所以,民意雖具意義,但不是選戰之全部。況且,民意的確既似風向,又如流水,若未能看通這種虛幻,硬要執迷於此道廢寢忘食,捉錯用神般的迷戀於民意而乏力於長遠政策規劃,疏於為未來的施政制定綱領,未能專注於提升管治能力和錯置整體社會問題的緩急優次,那麼,這麼的一個特首,並不算是真真正正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領袖。
在此先說明我之所以說「兵者,詭道也」,並不是衝著近月發生在任何一位特首參選人的事件而來,只是想指出任何的選舉就是一場能力魅力比併和智慧博弈的戰爭,只需看看每屆的區會和立會選舉,廉政公署都會接獲數以百宗計的選舉舞弊投訴,便該明瞭候選人之間激烈爭雄之時,偶或有人會無所不用其極之大概。若事情全屬子虛烏有,明明白白的回應,又何須將此等閒事掛在心頭呢?參與得這場競逐,就多少要為這些煩事作擔當。所謂的這些「抹黑」次次選舉都會發生,將之熟練的看待為浩大選舉工程的一個部分,或可化作春泥更護花。
實話實說,香港市民也很眼利聰明的,公眾人物在媒體的一行一語,心中都自有評價。民意、選情、氣勢,就是從這點點滴滴凝聚而成。當前兩位最熱門的下屆特首參選人,都不曾有選舉的實戰經驗。觀戰的角色做得多了,今次置身戰陣中,想必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昔日站在橋上看風景,總不會到今天才明白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吧!
|